這陶家窯,本是錢塘城中頂尖的,全是因著白知府的緣故,方才淪落到如今這乏人問津的境地。
現下白家表小姐出面,莫非,是白家轉了心思?
于是便有人試探著問道:“這青瓷的色澤卻好,在下也想購置一件。”
陶樂山依著宋璃預先的叮囑,朗聲道:“承蒙諸位照應,今日我陶家窯重整旗鼓,售賣之法,也與先前不同。”
幾名窯工用力敲開封住窯口的磚石。
只聽得瓷窯中,傳來一陣清脆的叮咚之聲,如琳瑯珠翠相擊,令人只覺神清氣爽,如聽仙樂耳暫明。
這便是青瓷釉質開片之聲,宛若風鈴一般。
眾賓客深居內院,自然不曾得見這開窯一刻,青瓷開片的盛景,人人耳目一新。
另一只瓷窯中,則是整整齊齊地疊放著一只只匣缽。
“這每只匣缽中,都有數件瓷盞杯盤等物,更有表小姐心儀的支燒滿釉青瓷。”
“不過,現下,那滿釉瓷究竟在哪一只匣缽中,陶某也已然分辨不得。今日,每口匣缽僅售二十兩銀,至于能開出什么樣的器物,便看諸位的運氣了。”
“若是開匣缽時,遇到了釉質黏連,或是燒制時破裂變形的器物,在下絕不會售賣殘次品,敗壞我陶家窯的聲名。”
“今日,便請諸位做個見證,凡有缺損,陶某愿親手打碎,另一窯中的青瓷,隨諸位挑選,補足缺損,定不會叫諸位敗興而歸。”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