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濂傻眼了:“歷代賢君,不都要勤于朝政嗎?哪里能不上朝呢?”
“那是因為這些皇帝,沒有得力的臣子相助罷了。”
劉伯溫卻百感交集的說道:“就好比如今,有了這位高人獻出各項奇制,那陛下就不用每日上朝了,只要把具體的內容,交給太子發布即可。”
“甚至等以后內閣逐漸成熟,連太子都不用這么勞累,只需群臣皆在,朝廷就可以正常運轉。”
“陛下越忙,越證明朝廷的運轉效率低,才會事事都需要陛下處理。”
“說到底,還是那位高人的手筆強悍,整個朝堂的格局被他一舉更改。”
“而先前,別看圣上每日上朝,但其實朝政遠不如如今這么順暢。”
“這一切,全是那位高人的功勞啊。”
“這”
宋濂聽的滿臉懵逼。
這番話讓他都覺得難以置信起來,對他造成強烈的沖擊。
這位高人的出現,居然一舉打破了千百年來,君主勤政的現象?
那又怎樣,如今一切不都在朝著好的方向發展嗎?
“只要朝政正常運轉,大明四海升平,陛下有所改變,又怎樣呢?”
劉伯溫輕笑著說道。
“之有理。”
宋濂百感交集的沉默良久,最終還是輕輕頷首。
一個高人,居然抵得上文武百官,讓朱元璋得以清閑。
這也太強了吧。
不過這也顯得自己等大臣,有些無能了吧。
“的確,只要國泰民安,比什么都強,是我太過迂腐了。”
宋濂苦笑著說道,二人也沒坐馬車,一邊信步走著,一邊聊天,逐漸出了城。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