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門兩國公!
這可是從未有過的先例啊。
因為朱元璋對爵位把控嚴格,如今甚至在削弱勛貴的地位,不停地收回權力。
可以封朱閑一個國公之位,已經實屬難得,何況是一門兩國公!
這尤其給藍玉帶來巨大的沖擊感。
他知道朱閑功績甚偉,但是畢竟歲數在這擺著呢,如此年輕,如果給他的封賞太高,其他老牌勛貴們豈不會有非議?
所以在藍玉的設想中,朱元璋權衡利弊以后,最多就是封朱閑侯爵之位。
侯爵,和自己一個水平,但是其年輕有為卻是強過自己很多。
畢竟自己可是費盡千辛萬苦,戎馬半生,拿一身軍傷才換來這侯爵之位的。
朱閑呢,如今還不到二十歲啊!
一個十幾歲的雙公爵!
此等成就,他實在是無話可說,在朱閑面前,自己這大半生的征戰生涯,好像都成了個笑話似的。
變得不值一提!
索性就別拿出來丟人了!
就連徐達,在震撼過后,也不禁開始猶豫起來。
他原本就是國公,心里當然很清楚,其實每個被封的國公,不光是因為自己本人功勞頗大,更主要的是,每個人身后都代表著一支隊伍。
比如李善長,就代表著淮西勛貴集團,封他為國公,也是安撫一眾淮西勛貴。
像自己等武將,那每一個都曾統領千軍,軍中遍布門生故吏,屬于朱元璋的核心老班底。
封賞為國公,可安國本!
和這些老勛貴們相比,一個出身平庸的少年,被朱元璋封為雙國公,實在是太不可思議了。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