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閑呢?
和那些大儒相比,不過是個小地主。
他卻不吝錢財的做了此事。
更主要的是,還是默默地做,從未大肆宣揚,根本不求名。
這等胸懷與格局,讓李善長二人汗顏。
“這里要是有冤屈才怪了呢。”
朱元璋自嘲笑道。
他向來袒護百姓。
但如果像朱閑此等做法,還有百姓不滿的話,那屬實是他們太貪得無厭了,地主都這么好了,還想讓他怎樣?
“對啊。”
男人滿是感激的說道:“我們這里的佃戶待遇,算得上大明第一,附近的佃戶都想租朱少爺的田地,少爺也愿意收納他們,但是因為少爺不搜刮錢銀,也就沒那么多錢買地,始終沒有擴充太多佃戶數量。”
“而且朱少爺家的佃戶,從沒有走過一個。”
“真乃良政啊。”
朱元璋感慨道,像朱閑這樣的地主,的確沒有幾個。
百姓也不是傻子。
遇到這樣的地主,當然會一窩蜂的涌上來。
只是反倒是由于心善,使得朱閑一直沒錢買更多的田地,那些搜刮百姓之人,反而愈發富裕。
這種對比,令人唏噓不已。
“大人,是那王麻子上去告狀,招來你們的嗎?”
這時,男人見氣氛緩和了許多,才壯著膽子問了一句。
“嗯?王麻子又是誰?”
朱元璋一怔。
“那家伙沒見識,少爺規定,所有孩子都必須在私塾里學習三年,至少得識文斷字,但是那個王麻子光惦記著讓他孩子下地干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