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都是同樣不愿入世的天縱英才。”
“但是張良和諸葛亮,為什么會入世的呢?”
“是因為天下動蕩啊!”
“此等大才看著淡泊,但其實心懷天下,格局很大,他們平日不愿入世,是因為那些事還不足以,讓他們現身解決。”
“但若是天下出現動蕩,此等人想要隱世,都做不到。”
“他們才不得不入世做事。”
“嗯?”
結果聽到這話,朱元璋和劉伯溫都有些發懵。
要說把朱閑和張良、諸葛亮相比,他們都沒有意見。
因為就朱閑提出的兩項政策,已經足夠在史書上留下濃厚的一筆,論才智,朱閑絲毫不必另兩位差。
但天下動蕩?
朱元璋瞬間臉色一沉。
如今好不容易天下太平了,總不能再攪動風云,就為了逼朱閑入仕做官吧?
那也太離譜了。
開什么玩笑。
“善長啊,你這想法太夸張了,這哪里能行?”
朱元璋略顯無語的撇撇嘴,掃了他一眼。
平時這李善長挺聰明的。
怎么如今想出這么糊涂的主意?
扯淡嗎這不是!
“呵呵,微臣只是舉個例子,圣上聽我說完。”
李善長卻好像早有盤算,自信笑道:“這朱閑賴以生存的,就是家里的那些田地罷了,咱們自然不用攪的天下動蕩,只需煽動他這百畝田地的佃戶,時不時的鬧點亂子,咱們再給佃戶們兜底,他家里的這方小天地,不就動蕩大亂了?”
“屆時,朱閑的處境自會艱難,而佃戶有咱們給兜底,任他有何妙計,也無法解決此番亂局。”
“到那時候,這個家他還如何呆得下去?”
“陛下您只需從中勸說,一定能把朱閑從家里,逼到朝堂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