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的話,只按田地多少交稅。”
“取消了人丁稅,也就沒人可以逃稅了。”
這項制度,也堪稱封建時代超群絕倫的一項政策。
古時候,賦稅繁雜,而對于農民而,主要分為人丁稅和徭役。
人丁稅不管你是否有田地,都得交稅。
這對于土地少的農民而,非常不公。
那些地主豪紳家里不過才幾口人,更別說還能瞞報家里奴仆的數量,最終交稅的數字,竟和尋常貧民相差無幾,對他們來說就是灑灑水而已。
可對農民而就要命了,掏空家底不說,若是遇上災年,甚至得賣兒賣女。
現在取消了人丁稅,只按田地收稅,就可以解決這些弊端。
“原來如此!”
朱元璋聽完,頓時激動地一拍大腿。
因為他聽出,這招行得通!
他自己不就是鮮活的例子嗎?
當年,他們全家六口人,雖然家里沒有田地,但還是要按照人頭交稅。
即使自己父母辛勤勞作,家里依舊吃不飽飯。
反觀地主家。
同樣是六口人,即使富得流油,交的稅也和他們一樣。
朝廷根本不管其中的差距,只一味地按人丁征稅。
這就使得富者越富,窮者越窮。
最終導致,揭竿而起!
這項政策說來簡單,但是要想出,卻必須是了解民間疾苦之人。
賦稅一事,錯綜復雜,想要看清其中本質并不簡單。
即便是他苦思冥想,也只能是盡量修補賦稅體制,來減輕賦稅。
這操作起來也很麻煩。
朱元璋做農民時就明白,即便是朝廷偶爾發發慈悲,減稅賑濟,最終也只是減輕地主的賦稅罷了,和自己這種貧農,毫無關系。
最后地主們是高興了,貧農的賦稅卻絲毫沒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