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閑走進后院,映入眼簾的一整院的蔬菜。
這一幕要是讓朱元璋看到,肯定會瞠目結舌,大為吃驚。
因為這里的蔬菜,全是他從未見過的。
可是對于朱閑而,就很稀疏平常了。
向日葵、花生、西紅柿等等。
全是他購物車里帶來的食材,經過這兩個月的栽種,已經長出了些許果實。
只要簡單炮制,就可以制成美食。
原想著今晚給便宜老爹露一手呢。
可惜了
朱閑感慨著,提出了一筐子發了芽的土豆。
幸好那天買了不少土豆。
封建王朝,統治的基礎就是糧食。
百姓餓肚子,自然會揭竿而起。
如今的傳統主食依然是稻米小麥一類的,而其最大的弊端就是產量極低。
一個尋常的家庭,即使辛苦耕作,在交完給地主的租子后,所得也只能勉強果腹。
如果遇到荒年,更是苦不堪。
也只有江浙這種富饒地區,可以憑借桑植有點余錢來發展經濟。
而在明朝末年,小冰河期將達到頂峰。
屆時糧食產量降到谷底,以至于闖王造反,韃子崛起。
但土豆的產量,卻可以達到畝產四五千斤!
比米麥足足多幾十倍!
這么說吧,如果可以在明朝末年鋪蓋地瓜種植,百姓們不餓肚子,自然不會有后面的揭竿而起,明朝也能得以延綿。
想到這,朱閑輕松口氣。
不說別的,即使那便宜老爹真的出事,有了土豆,也能力挽狂瀾救他一命!
說干就干。
朱閑俯身,小心翼翼的將土豆埋進土里。
蔬菜不過是口腹之欲,而地瓜,可是活命的免死金牌。
重要程度乃云泥之別。
做完這些后,天色已經漸暗,朱閑活動了下脖子,突然想起:“哎,忘了問那便宜老爹在應天城住哪了。”
住哪兒?
自然是皇宮了。
寢殿中,朱元璋端坐在案前,翻看著奏折。
一旁服侍的李善長看到朱元璋滿臉認真的模樣,感慨不已。
朝堂,怕是要大洗牌了。
不一會,朱元璋放下奏疏,突然道:“真沒想到,這出行一趟,居然遇到此等天才!”
“陛下厚德載福,這都是上天庇佑啊。”李善長陪笑道。
“呵呵。”朱元璋輕笑一聲:“愛卿今日也辛苦了。”
李善長連忙拱手:“能跟隨陛下左右,還遇此天才,微臣倍感榮幸,何談辛苦。”
朱元璋抬手端起茶杯,突然意味深長道:“若不是遇此天才,這胡惟庸還真讓咱有點頭疼。其黨羽遍布朝野,許多官員都和他交往密切。”
說到這,他抬頭看了看李善長,道:“說起來,善長你也是他的貴人啊。”
“微臣惶恐!”
李善長心頭一驚,瞬間跪倒在地,渾身巨震。
他一直提心吊膽著,朱元璋會因自己提拔過胡惟庸而有所猜忌。
白天朱元璋只字未提,回來時還全程面帶笑容,心情很好的樣子。
他還以為此事就此揭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