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2章錘擊!晉升!
大提琴和大管奏響了進行曲風格的三度切割音群,這種熱情的感染力迅速向上蔓延,中提琴、小提琴、木管組相繼匯入洪流在此基礎上,呈示部主題鏗鏘有力地呈現,令眾人頗感驚訝,因為從114至138小節,整個音樂竟然爆發出了相當亢奮的斗爭態勢,并一往無前的遞進發展!
甚至在接下來的連接部,“黑暗眾贊歌”都因此獲得了相當不俗的動力!
191小節,承載全部理想的“烏托邦式”副部主題完整地奏出,堪比英雄形象地吹奏而出。
關于星空、道德準則與苦難之惻隱的一切。
它經歷了一定的離調,和下屬方向的偏移,尤其是在進入終止式的那一段,和聲僅僅剩下低聲部的屬音a,但它很快再次重振精神,在d大調上鞏固其自身。
“希望的旗幟”被明確地豎立。
只是短短十幾小節后,音樂又陷入小調的虛幻,銅管奏出的降六級音改變了方向,將英雄帶入展開部的歧途。
到這里,一切似乎,和從前的交響曲也沒什么不同。
理想的結局總要經歷點挫折與抗爭不是么?
展開部第一部分,d小調。
范寧對引子中鬼魅事物進行展開,有些陰郁,但很快,“幻境段落”來了。
時間和心跳一瞬間慢了下來,管弦樂的背景線條無限地拉長,牛鈴與鋼片琴的聲音從遠方傳來,呼喚的音調、鄉野的陽光、拂過山間的風、牲畜的憊懶鳴叫
太模糊了,范寧覺得前方有一片白霧,種種事物能依稀辨識出特征,卻沒法串聯成景。
如此恍惚地過了一段時間,288小節前后,逐漸有一絲不祥的氣氛,從上行的琶音動機中體現出來。
展開部第二部分,對副部“烏托邦”主題的展開,理想與希望的d大調。
“幻境段落”的密氛仍未散去,范寧開始處標記了“immerdasselbetempo”(始終保持同樣的速度),這就讓它的行進動力依舊處于弱態,雖然后半段也出現了一些高音區的大跨度起伏,但在并不緊急的速度下,音樂繼續延續著空靈山野的余暉.
但在展開部第三部分,范寧雙目倏然睜開。
斗爭!
白茫茫的霧氣散去了,離調和弦、高疊和弦、拿波里和弦、一系列變化音再度鬼魅般地出現.小號和圓號在級進中發出刺耳的音響,將音樂逐步推向了一種希望四射、甚至即將接近勝利的狀態!
就是現在!
“我是范寧,也是舍勒,亦是拉瓦錫。我是首先的,我是末后的。我是初,我是終。我是逃亡的,也是歸來的。我是被害死的,又是那復活的。”
豐收藝術節的獲獎感現場,那關于“三位一體”致敬程式的箴,再度于此方混亂的天地中回響!
“屬持續音a,虛假的d大調目標,神智的穩固與靈性的欺騙‘燭’相第四重門扉‘招月之門’,今日所持之物,并非開啟的密鑰,而是‘-1’號時序之鑰,或稱,‘碎門之鑰’!!”
范寧為低音提琴聲部賦予了一個持續的屬音a,使得整個音樂雖然亢奮,卻一直恪守在d大調的體系之中,以此作為他晉升執序者時穩固神智的禱文!
這就是“掌炬者”級別的藝術理解力。
他人或許需要設計一種復雜的素材,但范寧只需要寫入一個持續的單音a!
第336小節,充滿斗爭希望的旋律進入最高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