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9章十日計劃
“我隨意說的,徹底擾亂你生活的設想,聽聽就好。”
“.”范寧依然如此怔怔地看若依。
一分鐘的對視。
人啊,有時就是這么奇妙。
作出一個或許足以改寫一生的決定,只用了一分鐘的時間。
當范寧和若依兩人重新上到二樓睡房的聽音室,在沙發上落座后,范寧只額外浪費了10秒鐘,打開釘釘,給自己的領導發了條消息。
“辭職,之后不來了。”
軟件在下一刻被卸載。
他和若依一道,躬坐在沙發上,十指交叉,抵住下巴,久久地出神思考起來。
聽起來,登山看星空,不難的事情。
但如果登的是喜馬拉雅山呢?
如果是兩個沒有任何基礎和經驗,甚至身體素質可以說非常一般的青年男女呢?
如果限制的時間.還是十天之內呢?
且從昨天白天就已開始倒計時呢??
但,決定已經作出。
去父母離開前往的那里看看吧,確有異常也好,是自己想多也好,或者,登山就只是登山。
掛鐘上的時間都已接近凌晨四點,范寧的眼睛里卻涌現著越來越強烈的光與熱。
他的眉頭同樣也皺得很緊,但是精神狀態卻變作了另一種截然不同的屬性,并且相信身旁的少女同樣如此。
也許是在追逐悲劇吧,可那又如何,人活著本身不就是一種悲劇,一如某種非理性的、盲目的、不可抑制的生命意志沖動。
當年尼采登上的阿爾卑斯山,平均不過3000米的海拔,位于法意邊境的主峰,也就4810米。
而喜馬拉雅山不說世人皆知的珠穆朗瑪峰,喜馬拉雅山脈8000米以上高峰14座,7000米以上的高峰超過50座,即便是此次計劃的目的地――范辰巽接受委托之地的喜馬偕爾邦最高峰“leopargial”也有6816米的海拔!
范寧隨便在網上一搜“登山攻略”,提到的都是建議“至少提前4-6個月”準備。
可一旦確定了必須要親見“頭頂的星空”,這件事情就再也沒有退路,絕無輕退出的可能,范寧突然真真切切地懷疑他想要尋找的“缺失”就在那里,在可以預見的未來,他苦苦追求的真理一定將如鋼印般嵌入自我的認知之中――這種完全浸潤其中、不能自拔的靈性狀態,也是莫名的似曾相識。
第一次,作為現代人的他,和那些多次聆聽的作曲家們有了超越性的共情,他全然理解了人會在什么樣的狀態下,抱著“必須寫出某一作品”的決心生存下去,哪怕只是卑微且短暫地生存下去。
生存決不是為了不知所謂的延續生命,而是為了確保抵達理想之地,確保那時的自己至少還能目睹一切發生。
范寧反復地想象著那一幅畫面,翩然、凄美的畫面,但想著想著便警覺起來,不,形勢十分緊急,且有不確定性,如果只是幻想,如果兩人不能精確地利用好余下的每一分鐘時間,那么該計劃最后極有可能化為泡影!!
“第一個問題是簽證和交通。”范寧轉過頭去。
“我在搜。”若依已經將手機屏幕沖他抬起,“看,這一高鐵車次,然后這一趟航班.”
去往華夏首都燕京的高鐵是3個小時。
然后直飛南亞印國新德里,6個半小時。
但接下來落地后,交通就有些麻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