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2章“特里斯坦和弦”!
拜羅伊特節日劇院門口。
氣喘吁吁登上山丘的樂迷們,仰頭看著這座終于到達的目的地。
拱頂上仍有二十來個工人踩著懸空腳手架,對木質結構內部的青銅骨架裝置做最后的受力檢查和微調,齒輪咬合的咔嚓聲清晰可聞。
下面候場與社交的藝術評論家們不得不扯著嗓子顯擺爭論:
“看見那個橢圓形的大玩意兒了嗎?據說它的聲學設計是為這部樂劇專門定做的,一位作曲家、一部作品、一個劇院.嘿,什么叫做極致!”
“那算什么!樂劇總導演愛德華?馬萊還要求舞臺必須隨詠嘆調的節奏輕微旋轉,就像特里斯坦騎士的帆船在情欲之海顛簸!”
演出后臺。
《凱爾伊蘇姆評論報》主編貝謝女士擠在道具倉庫通風口,鉛筆飛速記錄著旁聽到的內部對話――
“馬萊導演為第二幕的女主角定制了七層漸變薄紗裙,每移動一步都會折射不同色溫的‘月光’……”
“什么?你問怎么解決散射、重影一類問題帶來的色差?劇組標新立異地使用了新發明的電動弧光燈!”
記著記著,旁邊倉庫大門咔啦一聲洞開,保鏢們簇擁著戴墨鏡的紳士出現――受投資人路易斯親王委托,霍夫曼留聲機公司總監親自押送特制拾音設備趕赴現場!
據說這些包裹在羊絨里的黃銅喇叭,能精準捕捉到“天使嘆息般的高頻泛音”!
總監目睹拾音設備各赴各位后,又監督起在地下室做最后調試的工程師們。
三十臺錄音設備的指針隨著遠方傳來的試音顫動,如同等待神諭的占卜之杖!
劇場大廳。
“鐺――”“鐺――”
第二次的鐘聲提醒,在演出正式開始的前5分鐘響起。
由于嚴重擁堵而滯留路途的最后一波觀眾,此時終于基本都有驚無險地進場尋座了。
穿銀色制服的女性侍從,開始在古雅努斯式階梯觀眾席的前幾排間穿梭,向尊客們遞送松露酒心巧克力。
席位上的麥克亞當侯爵夫婦最先拿到了兩小支。
“這么細節的嗎?”侯爵夫人拆開一粒,搖頭一笑。
濃郁而誘人的香氣中,微弱舒適的候場煤氣燈光下,她看到其包裹的金箔上依稀可見《前奏曲》的鋼琴譜片段。
這是吉納維芙糖果廠緊急研發出的“限定觀演食品”。
廠家在廣告詞中注明了酒心所用是皮奧多酒莊最新開窖預售的“愛之死”紅酒,并聲稱巧克力的“融化溫度精確匹配了詠嘆調抵達最高潮時的人體體溫”!
時間進入逼近夜晚8點的倒計時,候場所用的暗色燈光,開始逐盞逐盞熄滅。
當最后一盞候場煤氣燈光被聲學穹頂吞噬的瞬間,三千盞電氣弧光燈同時發出震顫的嗡鳴,觀眾席間此起彼伏的驚呼聲,被蒸汽管道突如其來的嘶吼碾碎!
十六根包銅立柱噴出混雜玫瑰精油的霧氣,將整個階梯式劇場化作秘氛蒸騰的熔爐!
“主啊,我的香水瓶為什么在共鳴!“側方的層層坐席中,幾位貴婦們驚顫地發現水晶瓶中的液體正隨某種奇異的頻率震顫!
“嘩啦啦啦――”
金屬鏈條滑動出銳響,十二道更亮眼的灼熱光束刺破黑暗,聚焦在舞臺中緩緩升起的樂池上,聚焦在樂池中央升得更高的指揮臺上!
穿黑色燕尾服的范寧背對觀眾而立,衣衫上佩戴的“沐光明者圣雅寧各”薊花勛章,在熱光中閃爍著利刃般的光芒!
“范寧大師!”
沒想到指揮與樂手們竟然早已就位!和往日常規的“魚貫而入”式進場截然不同!
一片狂熱的歡呼聲,比昔日“復活”更勝以往。
“范寧大師!”“范寧大師!”
山呼海嘯的吶喊震得水晶吊燈隱隱顫動,最后排站票區的勞工方陣率先用工作靴跺起進行曲節奏,貴婦們則瘋狂揮舞著曲目單,又紛紛舉起贊助商提供的單筒望遠鏡。
只可惜,這個與他們短暫見面的樂池,升起后又很快降落。
聽眾的望遠鏡里,范寧抬起右手的起拍動作,只剩一個投射到墻壁上的上半身陰影!
那一道手持“舊日”殘骸下落的景象,被放大成神o降諭般的慢鏡頭,也讓全場頓時肅然無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