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縣,地處蘇北,平原地帶,土地不算肥沃,主要種植莊稼,稻麥玉米等,經濟植物要說有,就是棉花,形不成規模。
還有就是藥材,零星種植,比如白何首烏,地骨皮,車前子,野馬追。
這一帶河流多,野生水蛭遍地,那玩意容易捉,可以晾干保存。
藥材雖然也形不成規模,零零散散,但珍貴在地道正宗,藥性純正,許多對藥材講究的中醫師,都會不時過來收購。
姜風雅這樣的游醫,四處游走,藥材都是隨時補充,當地的自然是最好。
城西一條小街上,脫了警服的呂青蓮,別有一番風采,一身牛仔服,身材修長,秀發披肩,戴著大墨鏡,下午陽光照在身上,站在一群人中間,鶴立雞群。
不顯眼也不行,四周都是普通農民,面前放著十幾包藥材。
“行啦,行啦,藥材已經夠用,不能再收購了,大家請回吧。”
面對那些拿著藥材一臉期待的農民,呂青蓮擺了擺手:“我們這次需要的量有限,下次需要再過來。”
“姑娘,你就行行好,再把我的藥材收了吧,我家里男人等著錢救命呢。”
一位年老的女人,提著一些水蛭,一臉乞求,頭發花白,滿臉風霜,身子骨顯然不怎么樣,在風中微微發抖。
“姑娘,我這邊還有一點,你也收了吧。”
另一位中年男人也開口,一條腿,拄著拐杖。
“還有我的。”說話的是個女人,挺著大肚子,臉色蠟黃,明顯營養不良。
“我。”
“我。”
“我。”
大家紛紛開口,看起來都有點可憐兮兮。
新安縣畢竟不發達,經濟開放沒完全展開,就憑那點土地,活得都很困難。
這些藥材不多,但可能是全家額外收入,用來應急。
“這個……”
呂青蓮掃視一眼,有點為難。
自己不是生意人,也不懂藥材價格,來跟著姜風雅來新安縣,被安排提前一步,過來收購藥材。
姜風雅根據市場行情,給的最高價,第一天只是收購了一點點,第二天消息傳開,許多人紛紛趕過來,很快就夠了數,還有人陸續趕過來。
一位位都是滿臉祈盼,這價格,一輩子遇不到幾次。
一陣鈴聲,呂青蓮取下腰間的大哥大,這是姜風雅給她配備的,聯系方便。
但這兩天姜風雅也沒有聯系過。
“青蓮,藥材收購怎么樣,我這邊水蛭用完了。”
大哥大里傳來姜風雅的聲音,淡定溫柔,如沐春風。
“藥材已經齊了,但是……”呂青蓮掃視一眼四周。
“說。”姜風雅語直接干脆。
“還有許多人過來賣藥材。”呂青蓮思索了一下:“感覺他們來一趟縣城都不容易……”
“知道啦,多余的藥材全部收了,我先寄存在這里,以后有車過來拉走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