臥室的桌上攤著幾張白紙。
他抽出一張,又拿起那支只剩半管墨的舊水筆。
寫下四個字:
當前威脅。
幾乎沒停頓,下面就列出了三條。
一、界面。
沒有它,他甚至不會來到這個世界,更不會染上什么“黑潮”。
而它從未說明目的,只是一味更新命盤、推送任務、結算獎勵,像個幽靈教官。
但它,真的是罪魁禍首嗎?
沒有它,自己根本撐不到現在。
甚至,剛剛用來破解黑潮的“哀悼”,也是它衍生出的能力之一。
他在“界面”旁,畫了個大大的問號。
二、黑潮。
起初,他以為那只是鮫人適配體的某種生理并發癥。
就像人類的高原反應,或者神經衰弱——不舒服,但能忍。
但現在越來越不對勁了。
那種貼著意識、像催命符一樣緩緩向你爬來的壓迫感。
不像癥狀。
更像索命。
“這玩意會不會是‘污癥’?”
他停了筆,眉頭緊鎖。
腦海中閃過前幾天通宵讀完的那份檔案:
《污海異常構成·非物理交叉案例報告》。
這個世界,只由兩部分構成。
一是——廢城。
二是——污海。
“廢城”,可別誤會成某座城市。
它的尺度,是大陸級別的廢墟文明聚合體。
換句話說:
把地球七大洲拼成一個,你才勉強觸碰到“廢城”的下限,雖然可居住的,只有404個區。
而“污海”——是另一極端。
它吞噬了所有海洋殘余、極圈水體、地殼斷面的深淵,甚至連部分被湮滅的歷史區域也一并吞下。
更準確地說:
它是這個世界里,一切流動、沉沒與失控之物的最終歸處。
它還有別名:黑海、淵界、迷霧、深夢、未知之海
而那份檔案的結論,極其簡短:
一切不可名狀的癥狀,皆可歸入‘污海影響’——污癥。
關于“污癥”的最早記錄,并非來自科研機構。
它最初,出現在古地陸教派的密封神學文本中。
據說在第一紀元末,“極晝之后的黑海”反復出現在信徒的夢境中。
那片海,被描述為:
沉睡于萬象之后的深海。不見底,不見邊。凡目視其波者,將失去現實中的自我。
他在“黑潮”那行下,補了幾個猜想:
→
污癥?詭異因子?被害妄想?精神病!?
想不動了。
“第三個威脅”
三——
筆尖在紙上頓了一下。
“算了——這條,不寫也罷。”
斑鳩旅館頂層套房,自帶一個健身區。
角落里立著一臺拳擊測力器,機器老舊,顯示屏泛著微黃,頂部還貼著一行提示:
“最大測值:3000磅。”
據說,原來那個世界,拳王泰森的右拳,也不過800磅。
段洛一拳轟了過去。
“嘭!”
顯示屏上的數值瘋了一樣沖過了3000的極限值。
“轟!!”
測力裝置當場炸裂,飛濺的殘片嵌進了墻壁。
段洛甩了甩手腕,心里那口憋了許久的悶氣,總算有了一點出口。
可下一秒。
“叮——”
手機收到了一條短信。
——設備毀損,請于24小時內前往前臺完成賠付手續。
——斑鳩旅館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