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年東北虎雄性體重平均為250千克,頭體長約為2.3米;成年母虎平均體重約為170千克,體長約為2米,肩高1.1米左右,尾長1.3米左右。最大身長可達2.9米(含尾長)。該物種體色夏毛棕黃色,冬毛淡黃色。背部和體側具有多條橫列黑色窄條紋,通常2條靠近呈柳葉狀。東北虎分布于亞洲東北部,即俄羅斯遠東地區和中國東北的吉林和黑龍江,也可能仍存活于朝鮮北部。
接下來出場的就是第四波的糜鹿,這四只真假是拉著一個雪橇,就上來,雖然雪橇是現做的,可完全適合他們。雪橇上,戳著一個介紹牌子:糜鹿,別名四不像,鹿科糜鹿屬動物,因為它頭臉像馬、角像鹿、頸像駱駝、尾像驢,因此得名四不像,瀕危物種,中國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
糜鹿原產于中國長江中下游沼澤地帶,體長170-217厘米,尾長60-75厘米,雄性肩高122-137厘米,雌性70-75米厘米,體形比雄性略小。一般糜鹿體重120-180千克,成年雄糜鹿體重可達250千克;雌糜鹿沒有角,體型也較小;雄性角多叉似鹿、蹄子似牛、尾端有黑毛;頭大,吻部狹長,鼻端裸露部分寬大,眼小,眶下腺顯著;四肢粗壯,主蹄寬大、多肉。糜鹿性好合群,善游泳,喜歡以嫩草和水生植物為食。
第五波出場的黑犀牛一家,至于介紹,直接戳在公牛角上。黑犀,犀科黑犀屬的一種動物。體長約3-3.75米,肩高1.4-1.8米,尾長約70厘米,體重約800-1400千克。是犀科黑犀屬的唯一一種。盡管名叫黑犀,它們體表顏色實際上更接近于灰白色,這個名字一般被用來區別于白犀,事實上這兩種犀牛的區別不在于顏色,而主要在于體型,黑犀要比白犀小許多,吻部尖且能伸縮卷曲,頭抬起,無下門齒,明顯特點是上唇長并有卷繞伸縮性,在取食時能用來剝枝條上的葉子。黑犀牛腳短身肥,皮厚毛少,眼睛小。
棲息在叢林地帶,以樹葉為食。是分布最廣、數量第二多的一種犀牛,分布在非洲東部和中部、南部的小范圍地區,北至蘇丹東北部,西至尼日利亞東北部。產于非洲的肯尼亞、坦桑尼亞、喀麥隆、南非、納米比亞和津巴布韋。是非洲國家萊索托的國獸。黑犀目前包括四個亞種,被列為瀕危動物。
這里紫楓還吐槽:“這個大哥是覺得這里生活條件也不錯,就聽一群鳥的話,帶著媳婦,長途跋涉的來這邊定居啦,現在一家生活的很幸福。”小犀牛此時在鏡頭內撒歡,也算是叫大家,360度,無死角的欣賞黑犀牛。
第六波是罕見的羚牛,只是這個家伙是真的皮,在拍攝區域轉了好幾圈,才鹿角戳著介紹,認真給大家看:
羚牛,別名“牛羚”“扭角羚”,偶蹄目洞角科動物,羚牛是中國國家一級保護動物。_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