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這回都回了,再想往城里趕也來不及了,干脆就在家住下了。
我吃飯的時候才知道,村里不管是出去干零活兒的,還是常年在外面做工的,全都被人給叫回來了,最遠的一個,早半拉月就接到家里出事兒的消息,趕了十多天才算是趕回來。
而且,我們還是在同一天回了村子。
我也找熟人問過,這事兒是誰干的,結果誰也想不起來,當時叫我們回來的人是誰?
那時候,我們都覺得事情蹊蹺,干脆就找了村里的大仙兒,讓他幫著掐算掐算。結果,那大仙兒不管怎么燒香磕頭,都請不來仙家上身。
這下,村里人全都害怕了,一起跪下給仙家磕頭。
最后,大仙兒總算是請來了仙家,可是那仙家只說了一句“族譜”就走了。
我們也納悶,那族譜里有什么?一起找村里歲數最大的人把族譜給請了出來。
我聽到這里打斷了對方道:“楊家以前是大家族?”
我這么問,不只是單純的好奇。
族譜,并不是什么家族都有。
有族譜的人家,要么是祖上出過大人物。要么就是家族具備了一定規模,當家人比較重視家族傳承,才會讓專人修族譜。
族譜可以說是:傳統家庭宗法制的產物,需要一定的文化底蘊和物質基礎。如果家道中落,或者家族本身不具備相應的物質文化條件就沒人有能力、精力來寫族譜。
楊雯修道:“這個我可真不知道,就是總聽老輩人說,我們祖上當過宰相。等到我們在楊家村扎根之后,村里連識文斷字的人都沒幾個,誰還有心思寫族譜?族譜早在我太爺那輩就不寫了。”
楊雯修繼續說道:
我們把族譜拿出來從頭翻到尾,也沒看出個所以然來。
后來,還是保管族譜的人提了一句:咱家不是還有一本族譜嗎?就十來頁紙的那個。那上面不是還有幾個人。
村里老人一聽,也都想起來了,楊家族譜里確實有那么一本。
等到他把族譜翻出來一看,我們就全都傻眼了。
那本族譜總共只有十二頁紙,上面就記了三個人,還個個都有畫像。
那上面第一張畫像上的人,不就是把我們找回來的人嗎?
這是,老祖宗顯靈了?
當時就有人說:這是老祖宗嫌我們好些年不祭祖,讓我們回來祭祖來了。
我們不理三個老祖,也不是頭一年的事兒,怎么忽然就在這個時候,把我們弄回來了?
也有人說:會不會是老祖宗,知道現在兵荒馬亂,要出什么大事兒,把我們都給叫回來避禍來了?
可是,仔細想想這事兒也不對,楊家村又不是在深山老林里,真要是出了事兒,我們往哪兒避禍去?
我們一群人,商量了好半天,也沒得出什么結果。
最后,只能先回家去,準備住上幾天看看究竟能發生什么事情再說。_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