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同情歸同情,魏寧瑤不會勸裴墨程去接納她們。
她沒有那種無故給自已添堵的愛好。
用過早膳,裴墨程去了御書房。
魏寧瑤則去了一趟慈寧宮。
雖說太皇太后不讓她早晚去拜見,但魏寧瑤在偌大的鳳儀宮里,根本就坐不住。
而太皇太后見到魏寧瑤過來,十分的高興。
笑著朝她招招手,“瑤兒,你來啦,正好,禮部剛剛送了一個冊子過來,你隨哀家一同看看吧!”
“禮部的冊子?”魏寧瑤一邊問一邊朝太皇太后走過去。
太皇太后道:“這不是還有幾日便是元宵節了么,宮里每年的這個時候,都會舉辦一場元宵宮宴。”
“今年是程兒即位的頭一年,也是你們來皇宮過的第一個元宵節,禮部那邊的意思,說要辦得熱鬧些。”
“他們已經擬定了宴上的菜品、節目、以及邀請的人員名單等事項,送了一份冊子過來給哀家過目。瑤兒,你來看看,可有要更改,或者增減的?”
罷,她將手里的冊子遞給魏寧瑤。
魏寧瑤接過去,翻閱了一下。
簡單掃過,便又將冊子遞還給太皇太后。
“皇祖母,這件事,還是要勞煩您過目,我不大懂。”
她沒有舉辦過大型宴會的經驗。
更何況還是元宵宮宴這種大事。
太皇太后笑道:“你初來皇宮,以前沒有這樣的經驗,不懂正常。”
“其實禮部一般準備得就很妥帖了,你只需要看看有無不合理之處,便可以了。”
“沒有關系,以后次數多了,就有經驗了。”
太皇太后沒有對魏寧瑤說教,她覺得,以她的聰慧,無需多說什么。
這種事情,經歷多幾次,便有經驗了。
太皇太后放下手中的冊子。
抬眼問魏寧瑤:“瑤兒,你養家父母兄弟,還有外祖家的人,都還在京都吧?”
魏寧瑤道:“我大哥在幾日前離京了,我大表兄和舅父昨日也離開京都了。”
聶家山莊的事務不能壓在一個人身上。
聶家人來京都,原本是為了送聶芙出嫁。
后來出了這么大的變故。
裴鴻燁造反失敗后,下落不明。
而聶芙也不知去向了。
這門親事,自然是作罷了。
而聶長聿和洛翩若的婚事,也已經定下來了,定在了半年后。
還有半年的時間,聶徽和聶長翎無需一直待在京都,他們于昨日啟程回清河了。
聶老夫人和云氏則繼續留了下來。
一來,聶老夫人之前重傷,身子還未痊愈。云氏也病了一場,身體有些虛弱。她們都不宜長途跋涉。
二來,她們留在京都,也更方便得到聶芙的消息。
魏寧瑤是昨天快天黑的時候,收到舅父聶徽和大表兄聶長翎的信。
天色已晚,也就沒有出宮親自去送行了。
她還正想著,明后天找個時間出宮一趟。
裴墨程雖說她可以隨時出宮,但昨天畢竟是才搬來皇宮第二天,她便急著出宮,影響多少有些不好。
太皇太后聽得魏寧瑤的話后,道:“如此,元宵宮宴那日,將你養家父母弟弟,還有外祖母和舅母二表兄等人都邀來皇宮吧。”
魏寧瑤明白太皇太后的意思。
那些都是她的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