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杰真正開始領導工作是在七八十年代的時候,那個時候的龍國在電力能源發展方面雖然說不上很強,但也算是中等水平。
所以他也有些忽略了這方面的問題。
對于工業發展來說,電力是不可忽視的一個核心問題。
既然現在遇到了電力不足的問題,那接下來自然就是想辦法解決。
所以這個任務他接了!
不過在此之前卻需要先了解一些國內現有的發電設備狀況。
通過川省電力部門傳過來的資料,趙杰看的直皺眉頭。
根據1949年統計的數據,龍國的全國裝機容量合計1850兆瓦,火電占比達到91%。
而發電機組的單機容量普遍都在6兆瓦-50兆瓦之間。
最關鍵的是國內目前還無法量產發電機組,主要還是依靠蘇援。
1956年在捷克技術的援助下,徽省的淮南電廠才制造出tqc型空冷機組,單機功率僅6兆瓦。
1959年蘇援的50兆瓦技術輸送到遼寧電廠,龍國這才具備50兆瓦發電機組的能力。
而此時的西方發展情況又是如何呢?
在1957年,鷹醬西屋電氣公司成功研制出了600兆瓦級別的超臨界機組。
而且蘇系的發電機組普遍都有耗煤高,產能低的問題。
蘇系發電機組一般需要500克煤發一度電,而歐美則是可以做到300克煤發一度電,差距達到了40%。
看到自己寫出來的這些數據后,趙杰心情還是非常沉重的。
龍國現在真的是全面落后,而工業發展又是一環連著一環的,必須要全方面解決。
就拿這個電力來說,如果他不解決發電機組國產化的問題,那么作為耗電大戶的超級計算機想要發展起來恐怕就要延后了,西南地區的工業發展也同樣如此。
所以趙杰也不得不調整一下工作重心,暫時以解決這個國產發電機組為核心。
目前西南地區發電的主力就是山城。
而山城主要發電廠一共就三家。
大溪溝發電廠——裝機容量10兆瓦。
彈子石發電所——裝機容量8兆瓦。
鵝公巖發電廠——修復后裝機容量5兆瓦。
這就是整個西南地區的發電廠情況,也是規模最大的三家。
至于其他的發電廠基本上就屬于小作坊級別。
總得加起來,整個西南地區的裝機容量不足30兆瓦。
從這個數據上就可以看得出來現在西南地區面臨的發電情況有多么嚴峻了。
如果不是從其他地區輸送電力過來的話,這么多的工廠恐怕都運轉不起來。
難怪川省的電力部門會找上門來求援了。
趙杰直接來到了西南一重,廠長侯貴在得知這個情況后眉頭也緊皺了起來。
現在西南一重廠規模本來就不是很大,產能有限的情況下任務還很重。
當然現在還是要比之前好一些的,部分大型機床已經完成了制造,但時間有限的情況下提升也不是特別大。
不過電力能源問題的確需要優先解決。
但還有一個問題擺在他們的面前。
“局長,一來我們沒有制造發電機組的經驗,二來我們也沒有相關的技術圖紙啊。”
技術圖紙?這對于他來說是問題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