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醒了,楊明醒了,堅持住,我們馬上送你到醫療棟去。”
所幸原定路線距離醫療棟并不遠,嚴奇當機立斷調整了行進方向,幾人歷經“千辛萬苦”克服了巨大的困難終于把楊明送到了醫療班的手上。
“真是運氣好,極端低溫反而影響了局部血液循環,大幅減少了出血量,不然可能都撐不到這里。”
劉醫生一邊摘掉手套和口罩一邊長舒了一口氣,暴風雪剛刮起來的時候他還沒覺得有啥問題,按照廣播里的命令帶著部分隊員堅守在醫療棟。
但隨著電力供給和通訊聯絡的全部中斷,不安感漸漸涌上心頭。
加之樓里還有兩位之前施工期間受傷的老病號以及不管怎么調試都只會傳來“沙沙聲”的對講機,劉醫生就算再鎮定也開始擔憂起來,一連幾個小時都坐在門口位置,就盼著支援快點來。
結果“支援”的確到了,但“順便”還帶來了個重傷員。
來不及詢問事情的來龍去脈,劉醫生和醫療班的隊員們立馬投入了搶救工作,在經過了一個多小時的緊急治療后,總算是把楊明從鬼門關拽了回來。
而此時的“臨時小分隊”已經早早離開,他們要按照計劃繼續前往發電站,這讓劉醫生不禁一個頭兩個大,現在醫療棟里是又沒電又沒食物,僅有的一點飲用水還要優先保障傷員,情況可謂是“糟糕至極”。
只不過嚴奇可沒時間聽劉醫生“抱怨”,有件更加棘手的事情擺在了他的面前,那就是如何靠七個人去檢查分布在平方公里站區內的上百個電路設備。
“老蔡,就不能再縮小一點范圍嗎?這些位置就算是天氣好的時候也要花個半天才能排查完,現在外面至少有十二級以上的大風,只怕故障沒找出來,人都給卷跑了。”
先前楊明的受傷讓嚴奇心有余悸,拿著畫滿紅色圈圈的地圖不禁心里打鼓,但有苦的可不止他一個人。
作為動力班的班長,蔡文已經花了快兩個小時來減少可能的故障點,若是在平日里這絕非什么太難的事情,只需要按照“先總后支”的思路去排查,輔助各種儀器,很快就能發現哪里出了問題。
但就好像嚴奇說的那樣,現在暴風雪越來越大,很多線路和設備都被厚厚的積雪和冰殼所覆蓋,要準確地找到它們已經是件難事,更不要說按部就班地去檢修了。
“所以我們現在只能賭一賭,以發電站為圓心,由近及遠,逐一排除故障,如果足夠幸運,說不定第一個點就能修好,但也有可能壞的是最后一個,如果真是那樣,或許還不如期待暴風雪早點停下來。”
蔡文的語氣里多少有些無奈,南極的環境在整個地球上都沒有雷同,所以不管是什么樣的經驗到了這都只能被推翻重來。
“好吧,只能死馬當活馬醫了,我相信中國人的運氣不會差。”
嚴奇沒有再去糾結工作量的問題,他把七人再次分成了四組,除了自己以外其他隊員都兩兩搭檔,一組留守發電站,三組按照地圖上的標識開始了這項“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而在基地東半區科研棟的屋頂上,趙陽同樣正在經歷著“人生的頭一回”。
_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