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船員生活區位于“向陽紅10號”的尾部,從起居甲板到艏樓甲板總共五層。
為了滿足遠洋航行和極地科考的特殊功能需要,造船廠對布局做了相當程度的調整,縮小部分艙室的面積,增加了娛樂室、多功能室等區域,目的其實就是為了保障隊員們能夠有壓力釋放和情緒調節的場所。
郭坤作為隊長,他的房間位置卻并不好,一張床、一張書桌、幾個矮柜就是全部擺設,在艙壁上有一扇焊死的圓形小窗,這就是唯一連通外界的渠道。
“趙陽?來得正好,我和老羅正好在商量搞考察隊內部每日通訊的事情,思來想去覺得你最適合這個任務,怎么樣?坐下談談你的意見。”
趙陽剛敲了第一下門就得到了回應,進去后才發現新聞班的班長羅宇也在。
“哈哈,別看這小伙子年紀不大,但要論紀實報道的經驗,在整個新聞班里也是最豐富的,我贊同,就由他來負責將每天考察隊的各類情況匯總整理成通訊稿,然后在全隊內部播報。”
發出爽朗笑聲的羅宇曾經在人民日報、解放日報等多家機構擔任過重要崗位,并參與了中國第一顆氫彈空爆實驗、第一顆人造衛星“東方紅一號”發射、強優勢秈型雜交水稻培育等歷史性事件的報道工作,在世界科學新聞領域都享有相當程度的美譽。
雖然已經五十多歲,但當得知要組建隊伍奔赴南極建立考察站的時候,他還是主動請纓,希望為國家極地事業的突破做貢獻。
“郭老師,羅老師,搞內部的新聞簡報沒問題,之前我在新華社也干過,但在這之前我有些情況想先匯報一下,是關于老嚴……”
趙陽心急火燎,完全沒在意領導們突然給他加了活,而是一字一句地說起了餐廳里的那些閑碎語。
“如果對于這些謠不加以控制和澄清,到時只會越傳越離譜,不但增加了大家的負面情緒,甚至還會嚴重影響工作上的積極性,所以我建議還是不要封鎖老嚴病情的消息。”
趙陽一股腦地把心里的話直接說完,而后便是一陣后怕和忐忑。
后怕的是自己這種背后“打小報告”的行為會不會更加影響隊伍團結;而忐忑則是因為當著領導的面越俎代庖好像犯了某種“職場大忌”。
“怎么樣?我就說這小伙子和別人不一樣吧?”
郭坤完全沒有半點責怪的意思,反而好像早有預見,一邊咧著嘴露出“我說得沒錯吧”的表情,一邊沖著羅宇說道。
“確實有股子犟勁,是個做新聞的好苗子,看來這趟回去了我得找穆老說道說道,如果新華社沒合適的崗位不如讓給我們解放日報來培養。”
識人的本事靠不了天賦,只能依賴常年的經驗積累。
而郭坤和羅宇顯然屬于擁有這種能力的人,眼前意氣風發的趙陽讓他們多多少少想起了年輕時候的自己,所以也愿意以前輩的身份出手提攜。
“趙陽,剛才醫院已經來了消息,說老嚴的突然昏迷的確是因為輕度腦溢血導致的,在請示過相關領導后,隊里已經決定同意他提前離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