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iv id="cxiam"></div>

    <em id="cxiam"><ol id="cxiam"></ol></em>

    <em id="cxiam"><ol id="cxiam"></ol></em>
    1. <em id="cxiam"></em>

      落地小說網

      繁體版 簡體版
      落地小說網 > 破冰 > 第九十四章 后日雜談

      第九十四章 后日雜談

      你也是真的厲害啊,跑遍了幾乎整個中國去采訪隊員們的家屬。”

      駛向北京的14次特快列車上,趙陽放下老沈所撰寫的系列報道,臉上寫滿了大大的“佩服”。

      “行了吧,你就別吹捧了,我只是在國內跑跑,你們可是越過了大洋去到南極建設考察站,這難度不可同日而語啊。”

      老沈笑嘻嘻地聳了聳肩,這次他能跟著南極考察隊回北京參加慶功大會絕對是占了趙陽的光。

      而且在了解了建立長城站的始末后,老沈更加充分地認識到了考察隊的隊員們是真正經歷了生死考驗才勝利完成了任務。

      “對了,聽說你向社里打了申請,以后要專職搞極地方面的新聞報道?這可不是個肥差,說不定還要跑幾次南極甚至北極,你家李燕沒意見?”

      兩人有著勝似兄弟的友誼,所以講話向來沒啥顧忌,按照老沈的想法,這次趙陽立了大功,升職加薪那是最起碼的,理應去到更需要人才的崗位上去發光發熱。

      “我以前也覺得一個好的新聞記者就應該滿世界跑,應該涉獵更多的題材,這樣才能把視野拓寬,才能寫出有深度的報道。”

      “但是經過這次南極之旅,我意識到想要寫出好的新聞,并不取決于走過多少地方,遇到過多少人,更重要的是要把自己當做其中的一份子,而不是單純的旁觀者。”

      “人的一生是有限的,與其走馬觀花,我愿意真正投身于中國極地事業,用我的相機,用我的筆,讓更多老百姓知道這些勇敢破冰的故事。”

      老沈默契地沒再繼續整個話題,就像當初在工字樓前勸說趙陽不要參加首次南極考察隊一樣,他知道不管搬出什么“道理”也終將無功而返。

      “如果他妥協了,或許就不是趙陽了。”

      這是顛簸的火車上,迎著窗外的逆光,老沈真正的心里話。

      之后的很長一段時間里,趙陽跟著考察隊的部分隊員參加了許多公開活動,每到一個地方都會受到群眾的追捧。

      長城站的建立不僅為中國在南極事務的會議桌上爭得了一席之地,更是在無數年輕人心中埋下了一顆種子。

      新華社等多家重量級媒體也都開辟了專門報道極地科考工作的專欄,真正讓神秘的南極和北極進入了大眾的視野。

      當然在工作之余,趙陽也沒忘了抽空陪伴家人,他不僅帶著李燕去了全聚德,吃了一頓已經欠了大半年的烤鴨,還帶著蹣跚學步的瑤兒逛遍了北京的公園,好好享受了一番天倫之樂。

      但“好景不長”,郭坤的一通電話讓趙陽再次踏上了征程。

      長城站的成功為中國更好地參與國際極地事務提供了基礎,經過細致的研究和論證,在南極建立第二座科學考察站的計劃被正式提上日程。

      國家有需要,自是義不容辭。

      許多首次南極考察隊的隊員們紛紛主動請纓,加入了第二次南極科學考察的任務當中。

      在經過了充分的準備后,考察隊成功組建,而這次,趙陽的崗位變成了新聞班的班長。

      又是在汪洋大海中與狂風惡浪展開殊死搏斗,又是在冰天雪地中尋求一線生機,又是在外國科學家不看好的情況下力挽狂瀾。

      1989年2月26日,在東南極大陸拉斯曼丘陵地,第二座常年科學考察基地——中國南極中山站拔地而起。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2. <div id="cxiam"></div>

      <em id="cxiam"><ol id="cxiam"></ol></em>

      <em id="cxiam"><ol id="cxiam"></ol></em>
      1. <em id="cxiam"></em>

        最近日本韩国高清免费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