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長城站肆虐的暴風雪比小分隊預想中的還要恐怖很多。
狂風助力下雪粒就像小石子般砸在護目鏡上,發出刺耳的撞擊聲。
地面的積雪已經快要沒過膝蓋,讓小分隊的每一步都必須花費平日里幾倍甚至幾十倍的體力。
最要命的還是猛烈的下降風,壓在身上甚至直不起腰,只能手腳并用才能勉強保持前進。
打頭陣的還是嚴奇,他腰間纏著一大捆堅固的尼龍繩索,每走一小段就會將鋼釬插入地面然后掛上金屬扣子,為后面的隊員提供一條安全通道。
這件事看起來很輕松其實非常困難,不說狂風暴雪讓能見度降到只有一兩米的程度,厚厚的積雪和極硬的凍土也成了巨大的障礙,以至于嚴奇才剛設置了七八個安全點就已經感覺到虎口傳來陣陣劇痛。
“這場暴風雪太可怕了,比起72年襲擊澳大利亞考察站的還要厲害,得快點和老郭匯合再恢復基地的通訊,不然恐怕要出大事。”
嚴奇心急如焚,但多年的野外考察經驗讓他的大腦依然保持著高度的集中,他不斷拉動著安全繩,再等到后方同伴有回應后才會繼續前進。
趙陽被護在五人小隊的中間,他已經被風吹得抬不起頭來,只能用手死死拉著繩索,然后嚴格按照出發前制定好的規則,在身前隊員拽動繩子后給予回應,再用相同的方式確認身后的同伴是否還在。
小分隊就這樣一步一個腳印地往前走,而與此同時,身處通訊棟的郭坤也帶著兩名隊員一頭扎進了暴風雪當中。
真所謂英雄所見略同,在長城站電力系統癱瘓和通訊聯絡中斷的緊急情況下,郭坤把與主樓大部隊取得聯系放在了第一位,他必須去召集足夠的人手,才能和發電站的蔡文一起共同展開對線路的排查和搶修。
由于通訊棟的裝備并不齊全,沒有那么多繩索可以設置安全路徑,郭坤和兩名隊員只能組成三角陣型,側面的兩人用手拽住箭頭腰間的拉環,然后頂著狂風不斷突進。
想要在風雪中辨清方向幾乎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郭坤和嚴奇基本是在靠著直覺和對長城站地形的極度熟悉摸索著走,一塊石頭、一座支架、一塊標志牌都成為了他們重要的參照物。
兩支隊伍在伸手不見五指的環境中不斷調整方向,經過了二十分鐘的艱難前行后竟是奇跡般的“撞”在了一起。
“老郭,你們怎么從通訊棟跑出來了,我們還想去找你呢。”
“老嚴,好家伙,想到一塊去了,趕緊的我們回主樓,拿上裝備再多喊點人,一起去發電站支援老蔡。”
順利見到郭坤讓趙陽他們幾個高興壞了,但在得知運輸班的小隊在長城海灣失聯后又都露出了焦急擔憂的神色。
一行人不再耽擱,即刻踏上了返程的破風之路,有了來時嚴奇設置的安全繩索,他們很快就抵達了主樓。
在關上大門的一剎那,趙陽終于支撐不住一屁股坐在了地上,摘掉帽子和護目鏡的他大口大口喘著粗氣,而其他隊員情況也差不太多,只有嚴奇和郭坤還能堅持站立。
“郭隊,現在我們該怎么辦?”
“郭隊,醫療班那邊還有兩個傷員,我們要不要先送點防寒衣物和食物藥品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