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爸爸,起床啦,太陽曬屁股啦。”
老沈從睡夢中被一聲聲呼喊拉了起來,揉著眼睛還沒來得及睜開,就感覺一團溫暖撲進了懷,正是他那古靈精怪的小女兒。
“爸,不是說好今天要去逛廟會嗎?你再不起來待會媽媽又得生氣了。”
春節放假回家的大女兒也站在臥室門口,抱著胳膊對著已經在廚房“罵罵咧咧”的王芳努了努嘴,意思是“媽媽如果發飆了誰都救不了你。”
老沈是昨天下午才回到北京,連日的舟車勞頓讓他在吃年夜飯的時候就困得不行,破天荒地連春節聯歡晚會都沒看完就睡著了。
老沈和王芳兩夫妻都不是本地人,雙方的父母都已經過世,剩下點親戚也都在老家,所以就算是大年初一也不用忙于串門。
一家子提前就定好了計劃,要去龍潭公園參加廟會,這種北京傳統年俗活動必須趕大早才有趣味,所以便出現了兩個女兒齊齊催老沈起床這一出。
洗漱完畢,簡單地吃了碗稀飯墊墊肚子,老沈便帶著老婆孩子出了門,公交車在年味十足的北京城里開上半個小時就抵達了目的地。
龍潭湖廟會雖然是去年才新開辦的,卻因形式豐富的民俗活動和五湖四海的美食小吃而受到了廣大北京老百姓的喜愛,與歷史悠久的地壇廟會并稱“北京廟會”的雙子星。
“這才早上七點,竟然已經這么多人了,看來現在大家年初一也不是都去跑親戚啊。”
連著好幾個月在外奔波,老沈已經習慣了連軸轉的工作節奏,現在冷不丁放松下來還真有些不習慣。
他把雙手背在身后,就好像視察工作一樣對著廟會兩側的小攤評頭論足,但很快就被王芳一巴掌拍在后腦勺上。
“裝什么領導干部,外面被接待慣了是不是?快去陪女兒買東西。”
老沈也是委屈,心想別的北京老爺們不也喜歡“指點江山”嘛,怎么到自己這就變成“裝腔作勢”了。
但老婆的命令必須無條件執行,不然后果很是嚴重。
兩步追上兩個女兒,發現她們正在幾個賣傳統手工藝品的攤位前流連忘返。
剪紙、捏面人、捏糖人、手工風車……
不管是十歲的小女兒還是十八歲的大女兒,都被手藝人們精彩絕倫的技巧驚得兩眼放光。
“爸爸,我想要一個齊天大圣。”
小棉襖發話,老沈自然應允,付了錢之后面人師父便開始制作。
主材是用糯米粉和成的面,加入了各種色彩捏成小團,隨后在靈巧的手中幾經捏、搓、揉、掀,再用小竹刀施展點、切、刻、劃等技法,逐漸塑成身、手、頭面,最后披上發飾、衣衫以及配件武器,一尊活靈活現的齊天大圣孫悟空就出現在了老沈他們的面前。
“真是厲害,不愧是傳承了幾百年的老手藝。”
老沈毫不吝嗇夸贊,小女兒把面人拿在手里歡呼雀躍,而隔壁剪紙的攤位上,大女兒和王芳也被師傅游龍般的金色剪刀驚到合不攏嘴。
作為從唐朝傳承至今的傳統手藝,中國剪紙的最大魅力就在于化繁為簡,師傅手中平平無奇的一張紅紙,看似輕描淡寫的幾下剪裁,但只要一打開鋪平,惟妙惟肖的畫面竟是頃刻間躍然紙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