趁著風雨短暫停歇,趙陽和幾個新聞班的隊員走出了帳篷,那些山峰、冰川和海灣就在眼前,是那么的絢爛美麗。
它們都已經在南極存在了幾千年甚至更久,如今也是迎來了“中國客人”的注目。
趙陽邊走邊拍,不知不覺一路走到了西側的山坡附近,畫面里突然闖進一個人,正是不知何時就出來的郭坤。
“郭老師,我出來拍點照片,你是在觀察大船那邊的天氣情況嗎?”
趙陽自始至終都不想其他隊員那樣稱呼郭坤為“隊長”,而是選擇喊“老師”,這是兩人在上海剛認識那會就使用的稱謂,在他看來顯得更加親切。
“沒錯,現在風和雨都停了,只要大船附近的濃霧消散,就是搶運物資的好時機,你回去和老嚴他們說一聲,讓大家準備好,等老張的消息一來就行動。”
郭坤拿著望遠鏡反復觀察著海面,時不時還要看一眼手表,考察隊已經無數次領教了南極天氣的喜怒無常,所以必須抓住每一個“平和”的日子。
一個小時后,圍困“向陽紅10”號船的大霧終于散去,張向晚第一時間下達命令將“長城i號”和“長城ii號”登陸艇放下海面。
兩艘登陸艇都經過上海造船廠的改裝,能夠承擔最多8噸的運輸任務,比起兩架直升機1-2噸的最大載重要實用得多。
所以計劃是準備先行把建站必須的大型機械設備車輛和拖拉機運過去,這樣可以最大限度地提升物資轉運和建站效率。
聽到好消息的隊員們非常激動,但還是有人小聲嘀咕能不能帶點面包餅干和香腸飲料過來。
這話音才落,帳篷里就接連響起兩聲肚子叫,一下子就把大家弄得哄堂大笑。
聽到動靜的張向晚也沒讓隊員們失望,他在高頻電話里大喊:“你們辛苦了!食品都上小艇了,堅決不讓你們再餓著了!”
海面上傳來“突突……”的轟鳴聲,海灣的寂靜被瞬間撕破,兩艘登陸艇一前一后破浪駛來,上面滿滿當當載著各種物資和機械設備。
隊員們歡呼著跑向海邊,熱烈的情緒感染著每一個人,將身體上的寒冷、疲憊和饑餓一掃而空。
小艇越來越近,在距離岸邊還有三十米的時候突然加大了馬力,伴隨著一聲悶響,搶灘成功了。
趙陽一馬當先沖在隊伍的最前面,他一眼就看到了小艇上的大家伙,那是一臺東方紅拖拉機,通體紅色配上黑色的履帶,盡顯狂野風范。
另一艘登陸艇上裝載的則是一輛重達五噸的吊車,刷著醒目的黃色油漆,吊臂上是數字編號,它將是未來建立長城站的主力軍。
每一臺大型機械都是房屋建筑班的“心肝寶貝”,他們嘴里發出“嗷嗷嗚嗚”的叫喊就撲了上去,很快隨著“隆隆”聲在喬治王島的一隅響起,一場關于五百噸物資轉運的戰斗正式打響。
_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