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多號人就這樣以沖鋒的姿態“逃跑”,但整個隊伍的陣型卻并未散亂。
這得益于嚴格的訓練和充分的應急預案,大家互幫互助,女隊員若實在跑不動了,身邊的男隊員就會拉著甚至背著她跑,有人不小心摔倒了馬上就會被扶起來,總之原則就是“一個都不能少”。
所幸趙陽他們這次遭遇的并不是超大型雪崩,白色的“浪頭”翻滾了幾十秒后便偃旗息鼓,但剛才劉天莊撿鵝卵石的那塊平地還是給完全淹沒了。
“這也太危險了,如果選擇這里建考察站的話豈不是很容易被雪崩掩埋?”
楊明心有余悸,他把同樣嚇得花容失色的馬舒舒拉到自己的身后,指著雪崩后的一片狼藉說道。
“所以站址附近最好沒有高山或者大型冰川,平坦的地面越大越好,日本之前就有一座臨時站是被雪崩摧毀的,還好當時是冬季,沒有人員在站里,否則后果不堪設想。”
卞林的總結讓剛才還斗志高昂的考察隊隊員們再次領略到了南極美麗風光后的可怕之處,大家少了許多嘻嘻哈哈,就連走路都變得小心謹慎起來。
大部隊這里剛遭遇完雪崩險情,乘坐直升機的郭坤就也遇上了麻煩。
“海豚號”載著他和張松正盤旋在阿根廷尤巴尼站附近,這里有一處伸向海里的舌角,非常適合小艇登陸和運輸物資,所以成為了兩人的目標之一。
但飛機剛進入波特爾灣,一團低云便從北部突然襲來,飛行員經驗豐富,沒有絲毫的猶豫,立刻降低高度從彎角繞過朝著拉塞爾灣的方向飛去,試圖擺脫云團。
可誰知那烏云就好像長了眼睛,追著“海豚號”就是一個加速,隨之而來的是猛烈的狂風和暴雨,讓直升機出現了劇烈的晃動。
如此危機之下,郭坤他們能做的只有把自己牢牢固定在座椅上,然后選擇相信直升機的駕駛員。
與趙陽那邊的情況一樣,幸運女神眷顧了中國考察隊。
云團在與“海豚號”糾纏了幾分鐘后終于后繼乏力,駕駛員果斷操作,以幾位高超的技術在短時間內完成了兩次低空轉向,終于擺脫了風語的追逐。
當直升機重新降落在“向陽紅10”號船的飛行平臺上時,一向沉穩冷靜的郭坤滿脖子都是冷汗,死亡剛才與他只有咫尺之遙。
雖然接連遇險,但長城站站址的勘察工作沒有受到任何影響,兩天后在菲爾德斯半島的南部,真的如劉天莊所發現了一片平整開闊的卵石海灘。
灘涂區域的面積很大,海岸線綿延幾公里,而在它的北面有足足三個淡水湖,經過水樣化驗分析發現水質良好,能顧滿足飲用需求。
最難得的是整片地區沒有任何建筑物,甚至連一個木樁、一面旗幟都沒有,在此建站完全是獨門獨戶,不用擔心與其他國家發生共用資源的情況。
找到如此寶地,中國考察隊自然不愿放過,召集了各個領域的專家再次實地勘察,主要研究了卵石下方永久凍土層的承受力等問題,為建筑施工提前做準備。
當天夜里,大量的資料被匯總到“向陽紅10”號船的會議室,考察隊全體隊員都沒有休息,大家有的整理數據,有的編寫書面材料。
最后將這幾天勘察站址的情況和研究分析后的意見全部成文,報告給了北京的國家南極考察委員會。
經過幾個小時的等待,最終在晚上21點30分,北京方面以衛星電話的形式通知了最后決定:經研究,同意中國南極長征站建在喬治王島的菲爾德斯半島南部。
中國第一座南極科學考察站終于有了屬于自己的地址。
_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