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太子,太子,我就知道此事與他脫不了干系!”
塵風咬牙切齒地說道:
“可他為何要置皇叔于死地,皇叔從小對他很好啊!
那可是我們的親叔叔,何至于此?”
童年的記憶歷歷在目,平陵王對塵洛昭、塵洛熙、塵風他們這些侄子關愛有加,打小他們就是平陵王抱大的。
后來皇叔每次出征回京,第一時間也會來看望他們,還會帶一些稀奇古怪的小禮物哄他們開心。
雖說三兄弟里面塵風與平陵王關系最好,但平陵王對其他兩位皇子同樣不錯。
張思堂默然道:
“因為陛下立儲之前,平陵王曾經在私底下勸諫過,塵洛昭心性不善、城府過深,還需要多加教導、歷經磨煉方能立太子,否則于國于民不利。
但陛下沒有聽,最終還是堅持立儲。
這件事不知道怎么就傳到太子的耳中了,所以才記恨在心。”
“為了這么點小事竟然就要趕盡殺絕?實在惡毒至極!”
“混賬!這個心胸狹窄,狼心狗肺的卑鄙小人!”
塵風憤怒地一拍桌子,雙眼血紅。
顧思年沉默不語,在外人看來這或許只是一次平陵王向塵堯的簡單建議,但在塵洛昭眼里,平陵王這是要從他手里奪走大涼江山,是他的敵人!
以他的性子、心胸,怎么可能不記恨在心?
帳中壓抑許久,塵風突然抬頭看向了張思堂:
“你是兵部尚書,兵部的旨意定是出自你手,你為何下令讓風凌軍向京城開拔?又為何在案發之后隱瞞此事?
張大人莫非是太子的幫兇?”
塵風的眼神倒是沒有殺意,而是一股濃濃的疑惑:
如果張思堂是太子的人,沒道理案發之后就辭官離去,分明可以繼續把持兵部,與東宮狼狽為奸;
如果張思堂沒有與太子同流合污,又為何以兵部的名義下發調令、還掩蓋此事?
“幫兇?秦王殿下如果這么理解也行。”
張思堂慘然一笑:
“當時我兒子,也就是張靖年輕氣盛,飲酒打死了人被太子給抓了。
當時全京城的人都知道我老來得子,對這個兒子十分疼愛,太子便以此相要挾,逼我做了這些事。”
“你兒子,又是你兒子。”
塵風怒氣沖沖地喝道:
“為了你兒子一個人,就要搭上平陵王滿門老幼,外加四萬將士的命嗎!
你兒子是不是太金貴了!
你對得起朝廷厚恩,對得起百姓期望,對得起戰場上浴血拼殺的將士們嗎!”
“冷靜一點!不要沖動!”
塵風越說越激動,都快沖到張思堂臉上了,還是顧思年硬生生把他拉住了。
張思堂好像憋了無窮的怒火,被塵風一激,噴薄而出:
“我怎么知道太子想置平陵王于死地!他告訴我京城周邊局勢緊張,只是想找個借口解除平陵王的兵權,以防生變。
龍霄山屠殺風凌軍,我是真心實意在勸風凌軍放下武器,我以為放下武器此事就結束了!我怎么知道太子竟然敢殘殺四萬大涼將士!
秦王殿下以為我不發調令平陵王就能安然無恙?當時兩個兵部侍郎都是太子的人!兵部實權實際上都握在他們手里。
即使沒有我,太子一樣能拿到兵部的調令兵符!
我張家父子二人愧對平陵王!愧對風凌軍四萬將士!
但老夫可以用我兒子的性命發誓!我不知道事情會走到這一步,更從未想過要害王爺的性命!”
“如果再給我一次機會,我就算是死也不會做太子的幫兇!”
“我是兵部尚書!保境安民、護我河山是天職!四萬錚錚鐵骨死在我面前,你知道我是什么感受嗎!
你知道嗎!”
“撲通!”
老人越說越激動,最終跌倒在地,嚎啕大哭,哭聲痛徹心扉。
塵風與顧思年怔怔然,他們聽出了張思堂的心中滿是后悔,但就像他說的,后悔已經無濟于事。
沉默許久,塵風才艱難地問道:
“那封平陵王的親筆信是怎么回事?還有,為何兵部調令只送給風凌軍,沒有送給淵龍營?”
“那封信從何而來我不知道,但我確定絕非平陵王所寫,因為太子來找我的時候就已經拿著那封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