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軍報,申屠梟沒有第一時間開口說話,就這么靠在椅背上像是在小憩,實則在努力平復胸中的躁動。
申屠景靈很識相,沒有出聲打擾,一直侯在一旁。
過了很久,申屠梟才問了一句:“此戰,你怎么看?”
“父皇知道,兒臣并不懂帶兵打仗。
但至少從軍報來看,我方每一步部署都沒什么問題,各軍將士也在拼死一戰,只是對面涼軍更為狡詐,這才導致我方兵敗。”
“說白了,就是技不如人啊~”
申屠梟捏著手中的軍報,一時間竟有些唏噓:
“顧思年,當初不過是瑯州衛一營參將,短短數年,終成我朝大敵啊。”
哪怕顧思年已經打了許多勝仗,擊敗了不少燕軍悍將,但在此之前,申屠梟一直以一種曇花一現的眼光去看待顧思年,認為他早晚會敗在燕軍手里。
但這一次,申屠梟不得不真正重視起這位涼軍新秀了。
三位皇子一起上陣,大燕九旗出動了四支精銳,依然敗了,足以說明一切。
現在已經不是燕軍小覷涼軍、疏忽大意才戰敗的事了,而是你用盡全力都不一定能贏。
當初溫順的綿羊已然成長為猛虎。
“父皇切勿動怒。”
申屠景靈從他的語氣中聽出了一陣落寞與憤恨,趕忙勸慰道:
“我大燕立國數十年,起起伏伏、勝敗無數,這次失利就當是給國內的朝臣與將軍們提個醒,如今的涼朝邊軍絕非能輕易擊敗的。
眼下咱們該考慮下一步怎么辦呢,二皇兄他們還停留在前線,等候父皇的詔命。
是撤,還是接著打。”
申屠梟沒有給出答案,而是反問道:
“你覺得呢?”
“兒臣可否直?”
“但說無妨。”
“父皇。”
申屠景靈畢恭畢敬的說道:
“北荒戰事持續兩年之久,國內陸陸續續動員了青壯兵丁近二十萬參戰,如今損失大半,殘部也無戰斗力。
兒臣說一句心里,這樣的損失已經有些傷筋動骨。
若是想接著打也可以,但就要動員真正的根基精銳,若是再敗,國力大損,很多年都沒法恢復元氣。
停戰,休養生息、恢復國力,是最好的選擇。”
“停戰?那就意味著徹底放棄北荒三州之地了。”
申屠梟喃喃道:
“那可是大燕先祖浴血拼殺打下來的地方,拱手讓給涼人,朕心不甘啊。
一旦停戰,我大燕顏面何在?”
“父皇,我申屠一族之所以能一統草原,靠的就是比其他人有恒心,有耐力。”
申屠景靈盡力勸著:
“北荒三州,我們的先祖能攻下來,日后我們也能再次奪回。我大燕的鐵騎,榮光依舊。
只不過征戰數年,各部落百姓確實需要休養生息了,接著打會耗盡國力,百姓民不聊生,實乃下策。
至于國家顏面么~
從皇兄的軍報看,應該有不少將士被涼軍俘獲,可遣使入涼,與涼朝議和,咱們撤軍,他們歸還戰俘,至少能體面一些。”
申屠梟思索了許久,雖然心有不甘,但還是認同了自己兒子的話:
“遣使議和可以,但派誰去呢?
現在涼朝手握大捷,遣使議和怕是免不了被羞辱啊,恐有損國威。”
“父皇!”
申屠景靈抬起來頭:
“兒臣愿往,替父皇分憂!”
_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