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將軍,褚將軍,聽柳塵煙說,你們有收復北荒之志?”
“嗯。”
顧思年很認真的點了點頭:
“北荒失陷四十年,總不能一直這么下去吧?
我二人不敢說此事必成,但愿傾盡全力!
還懇請云兄與安涼閣鼎力相助!”
“有將軍這句話就夠了,瑯州衛近兩年的戰報我們都看了,將軍殺敵護國之心人盡皆知!
我兄妹二人的志向,與你們一致!”
云陌君也不墨跡,沉聲道:
“接下來將軍要怎么做?”
“首先,我們遠離北荒許久,不熟悉這里的情況。
咱們需要一份詳細的北荒情報,包括大大小小的勢力分布、各城城主的底細等等,越詳細越好。”
“這個我們早就準備好了。”
云依瀾指了指書桌上放著的一堆高高書冊:
“咱們安涼閣扎根北荒這么多年,該有的情報都有,將軍可以好好看,帶一份回瑯州。”
說起正事,云依瀾的神色終于恢復了正常。
看著一籮筐的書,顧思年與褚北瞻目瞪口呆,想必這里的情報十分詳細了,夠他們看上十天半個月的。
“燕軍的情報呢?”
顧思年問出了最要緊的問題:
“在北荒燕軍到底有多少兵馬?分別駐扎在哪兒?”
要想收復北荒,需要解決的兵力有兩股,一個是燕人扶植起來的各城城主,另外就是北燕駐軍。
那些城主的兵馬顧思年已經見識過了,人數雖然不少,但大多都是烏合之眾,北燕主力才是需要重點關注的。
一頭白發的云陌君起身走向地圖,緩緩道來:
“北荒之地,總計有涼、幽、朔三州,從西向東連綿數百里,疆域遼闊,大小城池上百,人口眾多。
北燕在這里的駐軍常年維持在五萬左右,首先就是嘉隆關,那兒有五千騎兵,你們應該已經見識過了。
這支兵馬應該是北燕的前哨軍營,防止涼朝突然偷襲,五千騎兵足夠頂上一陣了。
其次,涼幽朔三州州府附近都駐扎有一萬燕軍,步騎混雜,威懾三州大小勢力。
最后,在北荒最北邊有一座武關,那兒是曾經涼燕雙方廝殺的主戰場,也是燕軍南下的一條要道。
武關城內的百姓被燕軍盡數驅離,完全被打造成了一座軍鎮,剩下的一萬五千精銳全都集中于此。
這五萬人就是我們需要注意的對象,至于其他地方那些幾十上百的零散燕軍不足為慮。”
褚北瞻眉頭緊鎖:
“一軍為前鋒,監視我朝邊軍動向;三軍分駐首府,威懾三州,一軍為后援,扼守武關要道,串聯北燕內地。
燕軍的部署周密無比啊。”
“褚將軍好眼力。”
云陌君附和道:
“五萬燕軍分散在三州,任何一點出問題北燕騎兵就會蜂擁而至。
這些年三州之地百姓的反抗始終沒有停止過,但都敵不過北燕的圍剿。
多少血性兒郎慘遭屠殺。”
云陌君默默的低下了頭,情緒低沉:
“我這些年虛與委蛇、投靠燕人,每每在夢中驚喜都覺得有愧百姓。
有時候走在路上,我都覺得有人在戳著我脊梁骨罵。
唉~”
“云兄,救國救民有很多條路,你不過是選擇了最難走的一條。”
顧思年輕聲道:
“不用自責,他日將軍振臂一呼,起兵反燕,北荒之地再無半句罵聲。”
云陌君喃喃道:
“希望能等到這一天吧~”
顧思年接著問道:
“涼州城算是曾經的首府,這里的地理位置很重要,我想知道,云將軍算是涼州城的城主嗎?”
“那倒也不算。”
云陌君解釋道:
“涼州城內主要有兩股勢力,一個是我義父皇甫琰、另一個姓魏,叫魏冉。
以涼州城為圓心,方圓近百里內大小勢力眾多,但我們兩家是其中翹楚,無人敢挑釁。
北燕也就是依仗我們,才能統治這一片區域。
當初我與義父有心反燕,舉目四顧卻沒有援手,只能忍辱負重,在燕人麾下蟄伏起來。
今日我義父不方便來,但他托我給將軍問聲好。”
“你們不容易啊~”
顧思年嘆了口氣,明明無比的憎恨北燕,卻要對他們彎腰屈膝,換做誰都不好受。
褚北瞻好奇道:
“我看許多城池都只有一個城主,為什么北燕要在涼州城內扶植起兩股勢力?”
“因為燕人并不是很相信我們。”
云陌君苦笑一聲:
“我與義父都是土生土長的涼州人,在燕人心里本能的對我們有抵觸。
而這個魏冉,當初是涼燕大戰中的降將,是涼朝的叛徒,所以被燕人扶植,與我們互相制衡。”
“原來如此~”
顧思年目光森冷:
“竟然是個叛國之賊!這種人,該死!
若是除了魏冉,涼州城豈不是盡歸你們掌控?
有沒有機會會會這個魏家?”
“還真有。”
云依瀾眉頭一挑:
“明日鳳鳴樓有一場拍賣會,魏冉的兒子,應該會來!”
「額,這個,那個,
不太寫的來這種劇情,大家幻想」
_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