咚咚咚”
“大人,瑯州衛顧指揮使到了。”
“進來吧~”
葛靖領著顧思年輕輕扣響了木制的房門,在得到答復后兩人才推門而入。
屋內坐著一名老者,兩鬢泛白、身形佝僂,給人一種老態龍鐘之感。
老人身上穿著一件深紫長袍,上繡錦雞圖案,微伏在桌面上審視公文。
依大涼律,文武百官的官袍幾乎都是大紅袍,唯獨正二品及以上者可換紫袍。
錦雞,也是正二品文官才配擁有的圖案。
姜寂之,正二品,大涼兵部尚書。
除去那些位列三公和陛下特加恩賞的官位,正二品的六部尚書已然位極人臣,權傾朝野。
無數人終其一生,怕是都不能與這等人物共處一室。
“下官顧思年,見過大人。”
顧思年很是恭敬的彎了彎腰,畢竟這位可算是自己最大的上司了。
“唔,顧將軍到了啊。”
老大人笑著放下了手中正在批閱的公文,看了顧思年兩眼:
“今日在朝堂上離得遠,沒看清,現在一見確如葛大人說的那樣,將軍一表人才啊。
在朝堂上見多了老頭子,如今乍看到個年輕面孔還真有些不適應。
二十歲的正四品武官,后生可畏。
呵呵~”
“大人說笑了。”
顧思年輕聲應道:
“下官只是運氣好罷了,瑯州衛指揮使換做別人也能干。
年輕人是有朝氣,但也有太多毛毛躁躁的地方,哪里能和大人這種定國柱石比?
兵部只有大人坐鎮,咱們這些武將在邊關才安心。”
“哈哈哈,顧將軍能帶兵,也會說話啊。”
老人朗聲大笑,隨即慢悠悠地問道:
“葛大人說,今日你來是有事相求?”
“下官卻有一事,不知當講不當講。”
姜寂之沒有答話,只是微微往椅背上靠了靠,面帶笑意。
葛靖輕聲道:
“大人讓你說便說,無妨。”
顧思年這才有條不紊地說道:
“大人,近一年來北燕屢屢侵犯我大涼邊境,欺人太甚。
此戰雖然以我涼軍的全勝而告終,但以燕人的狼子野心,恐怕日后還會掀起更大規模的戰事。
若是不早做準備,怕是日后難以面對危局啊~”
老人嘴唇輕努:
“是這么個道理,所以你想?”
“咳咳。”
顧思年微微加重了一點語氣:
“逢戰必先有兵,無兵難敵燕賊。
按往年慣例,每年朝廷往瑯州衛撥的軍餉大概可供養兩萬五千人,這些糧餉不僅需要養九營士卒,還要養鄉勇。
說句不好聽的,這些軍餉物資到了前線總會有損耗,養兩萬五千人很是勉強。
而從北燕這兩次大戰接連增兵的趨勢來看,以后兩萬五千之兵怕是難以撐起一場邊境大戰了。
下官斗膽,請擴充瑯州衛編制,增補軍餉物資!”
“噢?擴充編制?”
姜寂之的臉色帶著一絲若有若無的笑意:
“將軍想要多少人的軍糧物資?”
也不知道他是同意還是不同意,總之這個表情看起來很平靜。
“五萬!”
“五萬?”
姜寂之一愣,隨即大笑道:
“哈哈哈,你還真是敢獅子大開口啊,這豈不是相當于擴充了一倍之軍?
你瑯州衛擴充一倍,其他五衛怎么辦?若都來朝廷吵著鬧著要擴軍,國庫從天上掉下來這么多銀子?”
老人雖然沒有直接拒絕,但語氣中半點也沒有同意的意思。
顧思年不僅沒放棄,反而是更加堅定的說道:
“其他五衛怎么做下官管不著,但五萬人的軍糧軍餉到了瑯州,大人獲得的回報一定會很大!”
“有意思。”
姜寂之反問道:
“顧將軍雖然戰功赫赫,但說到底只不過是一個瑯州衛指揮使罷了。
你能給本官什么回報?”
一個正二品一個正四品,看起來只差了兩品,實際上卻是天壤之別。
顧思年目不斜視,沉聲道:
“聽聞兵部有些官員對大人的尚書之位有異心,邊軍六衛中一些將軍也對大人的命令陽奉陰違。
而從今以后,我瑯州衛會堅定不移地站在大人身后,軍令所至,莫敢不從!
北燕進犯,邊軍打輸了仗總歸對大人有影響。
但我顧思年擔保,再難再硬的惡戰,瑯州衛也一定會贏下來!”
在這一刻,老人臉上的笑容徹底消失,沒有說話,只是將冰冷的目光看向了一旁的葛靖。
葛靖并未慌亂,轉身將房門關緊,躬身道:
“下官愿以性命擔保,顧將軍絕對是一諾千金之人!”
屋中是死一般的寂靜。
姜寂之用一種很認真的目光重新打量了一遍顧思年,許久之后問了一句:
“除了五萬人的軍餉,你還有什么別的要求嗎?”
“若是可以,下官想對瑯州衛進行改制,名義上依舊是九營兵馬,但具體營號編制,下官得有獨斷之權。”
姜寂之背著手在屋中緩慢踱步,思慮許久之后說道:
“你是瑯州衛總兵,如何改制你自己定,這件事老夫能做主。
至于增發軍餉、擴充軍力,五萬人實在太多了,傳出去在陛下那兒不好交代。
四萬,最多了!
至于你瑯州本地的賦稅能供養多少兵,就看你們的本事,我不管。
但你記住,不要太過張揚!”
“謝大人!”
顧思年目光一亮,抱拳道謝。
四萬已經超過了他心中的最低期望。
“別高興的太早,增發糧餉不是我一個人說了算的,畢竟發銀子的是戶部。
老夫雖與戶部一些官員相熟,可以去替你通融周旋,但那些人的胃口可不小,上上下下的打點可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