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恨離深吸一口氣,調整了一下情緒,接通了電話。
“杜書記。”江恨離的聲音保持著恭敬,但帶著一絲難以掩飾的失落。
“恨離啊,今天的事情我已經知道了。”杜明遠的聲音聽起來比平時低沉,語速也較慢,“你現在方便說話嗎?”
“方便的,杜書記。我剛和李正道副主任談完話,現在一個人在會議室。”
江恨離回答道,心中涌起一絲期待——也許杜明遠會給他不同的答案。
電話那頭沉默了片刻,杜明遠才緩緩開口:“恨離,首先我要告訴你,組織上對你在竹林鎮這段時間的工作是肯定的。
但是,這次選舉結果已經成為既定事實。
從程序上看,選舉過程符合法律規定,代表們行使‘另選他人’的權利是合法的。”
“可是杜書記,我收到反映,選舉前有人私下活動,甚至對代表許諾……”
“恨離!”杜明遠打斷了他,聲音突然嚴肅起來,“沒有確鑿證據的話,不要隨便說。
你要知道,質疑選舉結果就是質疑基層民主制度,這個帽子誰也擔不起。”
杜明遠頓了頓,繼續說道:“縣委很快會調整你的工作,可能是到縣農業局任副局長。
雖然不像在鄉鎮一線,但也是個重要的崗位。
我希望你能正確對待,心態放平一些。”
“杜書記,我明白了。謝謝您的關心。”
“恨離啊,你還年輕,未來的路還長。
這次挫折未必是壞事,它能讓你更深刻地理解基層政治的復雜性。
記住,有時候暫時的退讓是為了更好的前進。”
杜明遠接著說:“去農業局后,不要消沉。
全縣的農業產業化改革正需要年輕人去推動,這也是個能做事情的平臺。
等你做出了成績,機會合適的時候,還有東山再起的機會。”
“我明白,杜書記。我會調整好心態,不管在什么崗位上,都會繼續為老百姓做實事。”
“好,這就好。”杜明遠似乎松了口氣,“記住,近期不要有任何過激的行,平穩完成工作交接。有什么困難,可以直接聯系我。”
通話結束后,江恨離握著手機,久久沒有放下。
他意識到,杜明遠這個電話既是安慰,也是警告——警告他接受現實,不要試圖抗爭。
回到自己辦公室,江恨離心情久久不能平靜。
捫心自問,他來竹林鎮是想做點事,也做了一點事,但無形中動了很多既得利益者的奶酪。
想想真可笑,他真心實意為人民做事,到頭來,卻被人大代表選下去了。
上次在顧書離辦公室,顧書離的話語再一次在耳畔回響:“恨離,你這是書生意氣!你是我兒子,和你說幾句推心置腹的話吧。
在官場,沒有靠山,你就別想著往上爬。即使爬,也爬不高。
看看那些年紀輕輕就官運亨通的,都有背景,無一例外!這就是現實!
平臺決定上限。沒有更高的平臺,沒有強大的人脈網為你托底,哪怕你有天大的本事,在關鍵時刻有人為你說話?在無數競爭者中你能脫穎而出?
你現在認為,堅守在基層是情懷,是磨煉,等你真正被推到風口浪尖,等你發現對手的能量遠超你的想象,而你能依靠的力量只有自己時,你就知道什么是孤立無援,什么叫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
江恨離心灰意冷,撥通了顧書離的電話,說明事情經過和自己的苦惱。
顧書離語氣平靜:“恨離,回江州吧。青山這地方天高皇帝遠,你沒人脈沒根基,再耗下去只會吃更多虧。
回來,在我身邊,至少沒人敢這樣明目張膽地耍手段。”
江恨離下定決心,吐出一個字:“好!”
曾幾何時,他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實現自己的人生抱負。
然而,他最終還是敗給了現實。
……
再一次漫步在熟悉的江州街頭,他忽然看到前方一個熟悉的女人的身影。(本書完)
_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