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挽覺得適應良好,雖然陸隨并不那么想要她改變,但不管是穿著舞裙在臺上跳舞的她,還是陪在他身邊明艷的她,都是她,是他喜歡的人。
陸隨打拳攢了不少錢,對當時的物價來說是一筆巨款。
他不僅供應唐挽的學費和生活費,還在花一部分錢在校外買了一塊地皮。
一百平的地方,他和兄弟們建起三層樓,用來出租給飯店或者商場。
地方是個好地方,不愁出租。
等待資金回流的途中,陸隨和兄弟們到處跑,他們沒什么文化,在東淮市應該做什么,他們都聽陸隨的。
經過來回跑,陸隨很快確定帶他們做物流送貨的活路——
陸隨注意到,東淮市是連接幾個大城市的重要交通樞紐,貿易來往非常火爆,但有一個問題遲遲沒能解決,出口公司的報關單必須第二天送到港口,但官方物流卻需要走三天時間。
陸隨想了想,和唐挽實驗了一次,如果他們帶著報關單坐火車跑港口,扣除火車費,來回一共四個小時,這四個小時凈賺八十元,這還只是一單的凈利。
如果在兩個交通樞紐的來回都接單,那就是一百六十元。
而他們都是打拳出來的,體力活比腦力活做得優秀得多,商業談判的事目前還做不來,送貨這種事,不用所有人穿西裝社交,少動嘴皮子功夫,是目前的一個最優選。
但不止是他們注意到了這一點,現在已經冒出好幾家同行,他們必須盡快獲得合作訂單。
那就需要搶,市場就那么大。
他們需要一個穩定的“據點”,陸隨于是在唐挽校外的一條街上買下一個四十平的房子。
他們經濟變得拮據起來,也變得很忙碌,陸隨留下兩個合適談判的讀過書的兄弟,負責打電話和外出推銷,自己則是領著其余人開始送單。
政策還沒放寬,他們這一行條件很艱苦,一天可能只有三小時的睡覺時間。
唐挽很少見陸隨,他太忙了,經常不在東海市,就算在,也會匆匆離開。
因為經常各地跑,陸隨總給她帶其他地方的新奇玩意,比如鹿市新進口的香水,慶州最新款式的羊絨風衣……
唐挽在學校不愁吃穿,用的東西都是最好的,所以在同學眼中被視為千金小姐,當然舞蹈生都是不缺錢的,卻也沒一個像她這么“奢侈”。
大一那年,她發現了室友喬雯是宋蘭慧的繼女。
宋蘭慧得到了丈夫的喜愛,卻得不到繼女的認可。
所以她總是來給喬雯送湯送飯,偶爾幫忙鋪被子換洗床單,一派殷勤。
唐挽哪里見過她這樣,她躲著宋蘭慧,害怕她指出她的處境,更害怕被親生母親推入高中時候那樣被同學嘲諷的漩渦里。
每周的周六周日,她都會離開學校,去據點幫陸隨打電話派單。
她脾氣好,說起話來也容易讓人聽進去,談判的效率比其余人高。
功夫不負有心人,陸隨他們從同行嘴里搶下了穩定的商單,第一年凈賺兩萬五千,業務以東淮市為中心逐漸輻射到整個省,第二年凈賺七萬,公司規模擴大,盛洵買下一處住宅,讓唐挽假期可以住在那里,第三年業務擴展到周邊幾個省,凈賺二十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