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夫子那里回來后,李鈺感覺到前所未有的壓力。
之前要奪得會元,只是想要贏錢。
而現在卻是要給夫子當保護傘。
原本以為夫子出名是好事,在成都的時候,主考官問他夫子是誰。
他說了名字,主考官并不認識。
那時候李鈺就覺得應該讓夫子揚名。
辛辛苦苦教導了他和林澈八年,現在兩人都是舉人。
他還是四川最年輕的解元,就應該替夫子揚名。
只是沒有想到還有這樣的曲折。
雖然他覺得過去了十多年,夫子的仇人又已經當官,應該不會再找夫子麻煩。
但不怕一萬,就怕萬一。
因此李鈺不敢掉以輕心,再次開啟了他以前的苦讀模式。
上午寫文章,自我檢查,覺得沒有問題了再讓夫子改。
有時候自己寫的文章挑不出毛病,但其他人卻能挑出來。
柳夫子就是這樣的人,很適合當老師,指出李鈺的不足。
李鈺的文章確實沒太大瑕疵,但夫子卻要求更加精益求精。
為此柳夫子也肝了起來,鉆研春秋和四書。
然后開始大把掉頭發,為了不讓阮凝眸打攪自己,他主動分房睡。
女人只會影響我看書的速度。
李鈺下午也寫文章,到了晚上就看程文集以及時報。
在京城的好處就是,隨時可以了解朝廷的動態,不像其他地方,消息有延遲性。
李鈺也不習武了,將習武的是將全都用來讀書。
林澈,馬致遠等人見到李鈺肝了起來,也跟著肝。
四川會館內的其他學子見到李鈺無時無刻不在讀書,頓時欽佩不已。
特別是在周宏,王清揚等有望過會試的士子,每天看書寫文章后,就會出去轉轉。
參加參加聚會之類的。
但見到李鈺如此刻苦,頓時覺得慚愧。
對方年紀比他們小,還是解元,結果讀書比誰都刻苦。
鄉試能贏下他們,確實不是靠運氣。
于是兩人也不出門了,開始苦讀。
連帶著會館內其他士子也都苦讀。
這一幕讓會館的主事人感到驚奇,以往來會館的士子可從來沒有這么刻苦過。
李鈺除了讓夫子修改文章外,也和周宏,王清揚等人討論。
主要是討論時政,李鈺雖然有自己的見識和理解。
但其他士子也有獨到的觀點,這讓李鈺覺得也大有收獲。
可惜士子中沒有本經是春秋的,讓他找不到討論的人,只能去和夫子討論。
四川會館內的士子原本只是象征性的給李鈺下注,最多不超過十兩。
然后反手就在顧辭遠那里下了二十兩。
但現在見到李鈺如此刻苦,覺得李鈺真的有希望獲得會元。
于是眾人湊夠了一千兩,又去賭坊押在了李鈺身上。
賭坊掌柜笑得合不攏嘴,覺得蜀中士子真的是傻子。
居然還集資來給李鈺下注。
就這么想你們蜀中出一個會元啊。
可惜也只是想想而已,大景朝開國以來,蜀中就沒出一個會元,甚至連第二名,第三名都很少。
李鈺是年輕,但年輕也意味著沒讀幾年書,別說與顧辭遠相比了。
就算是和其他才子也沒法比。
這一千兩就是穩賺不賠!
李鈺對于蜀中學子集資下注他的事并不知道,現在幾乎不出門。
出門也只是去夫子那里。
除了睡覺外,李鈺的所有時間都用來看書。
就連去茅廁也看。
日子也這樣一天天過去,李鈺再將文章拿去給夫子看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