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試是小三科的最后一科,一旦考中,那就成了生員,因此搜檢比起府試嚴格了許多。
不僅要將帶來的干糧揉爛,捏碎,還要將衣服脫掉。
李鈺見到前面的考生脫掉衣服后,衙役居然還要伸手到屁股縫里摸索,確認沒有夾帶,他不由腿都夾緊了。
不是吧,連那個地方都要查?
有人會將小抄藏在這里?這合理嗎?
他看不到前面考生的表情,但想來不太好受,等到前面考生搜檢完,輪到李鈺,按照要求將衣服,鞋襪都要脫下來。
就在衙役要照例摸屁股縫時。
李鈺急忙道:“我掰開,你別摸行嗎?”
衙役一愣,不過見他年紀小,屁股沒那么大,應該夾不住,不由點了點頭。
雖然李鈺依然感到羞恥,但總比被人摸好。
檢查完后,他快速將衣服穿上,然后進入貢院,后面的程序和之前府試一樣。
領取號牌,試卷,然后找到自己的號舍。
李鈺到了號舍,松了口氣,這次不是廁號,看來陳家最近確實沒功夫來針對他。
李鈺也看到了陳子明,依然帶著以往的傲氣,不過感覺收斂不少,兩人排隊時相隔的距離不遠,對方也沒有上來挑釁,仿佛成熟了一些。
等到辰時,所有考生基本上都已經入場,貢院龍門關閉。
隨后鼓聲響起,院試正式開始,和縣試,府試一樣,衙役舉著寫有題目的木牌巡場,考生將題目抄下來。
院試只需要考兩場,第一場是兩道四書題,一道五經題,一道試貼詩。
一天之內要寫三篇文章,外加試貼詩,可以說時間是非常緊迫的。
更別說還要將文章寫好,這就更難。
大多數考生一拿到題目,就開始進入狀態,進行破題,下筆。
李鈺也是如此,不過他比起其他考生就從容多了,四個月的苦讀,他早已不是當初的李鈺。
文章寫得越發精煉,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這句話在李鈺這里得到了充分的解釋。
別人寫一篇文章如果需要一個時辰,他就只需要半個時辰。
此刻他看向第一題。
庖有肥肉,廄有肥馬,民有饑色,野有餓莩,此率獸而食人也!
這句話出自《孟子·梁惠王上》,當成題目,就是讓考生們分析其警世之意。
李鈺幾乎是不假思索,便開始破題。
畜牲腴而民瘠斃,非率獸食人而何?仁政之反照也!
沒有辦法,讀書百遍,其義自現就是這個道理,看到題目的第一眼,腦海中的知識便一個勁地往外涌。
剎都剎不住!
在其他考生還在想著如何破題時,李鈺已經開始寫了起來,腦中所想化為紙上一個個文字。
李鈺越寫越帶勁,真的是一氣呵成,等到一篇八股文寫完,他檢查了一下,竟是沒有一處不滿意的地方。
他笑了起來,就是這種感覺。
在廁號的時候,他都能寫出極好的文章,更別說這正常的號舍,沒有臭味,沒有那些煩人的聲音,也沒有人監視他。
這一刻,李鈺感覺他像是被放飛的小鳥,題目就是那廣闊無盡的天空,他的才華就是翅膀,帶著他在空中翱翔。
筆尖沾滿墨水,李鈺直接將稿紙上的文章抄到了答卷上,完成了第一題。
放下筆,他吸了口氣,五指活動了一下,然后看向第二題。
不得中行而與之,必也狂狷乎!狂者進取,狷者有所不為也。
此句出自《論語·子路》表達了孔子對人際交往和人格選擇的看法,李鈺看著題目,這次沒有立即作答,而是分析學政出這道的意思。
思慮了一刻鐘左右,結合夫子平時的講解,心中有了計較。
這應該是學政在考察士子的風骨和節氣,既然已經挖掘出了潛在意思,那么就好破題了。
中行難求,寧取狂狷;守節不為,尤勝鄉愿!
破題就好像數學中解方程式,有了解法和頭緒,接下來就好辦多了,李鈺引經據典,模仿著林修遠的文風,將第二題答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