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刻鐘后。
互掏大本營的戲碼上演。
封,南兩路大軍在海拔三千米二百米左右的高原匯合,持續往上。
繼烏海城后,高原山地戰爆發。
來自神武軍的進攻,吐蕃大軍的防守。
庫汗山脈爆發出震耳欲聾的喊殺聲,緊接著是砰的一聲巨響,雙方主力騎兵入場,產生了地動山搖般的碰撞。
下一秒,無數戰馬的哀鳴齊齊迸發。
即便山地戰對輕騎兵也有限制,但如此龐大的精銳騎兵對攻,還是造成了難以想象的傷害。
多少戰馬當場被撞死,轟然倒地,而后被后來者碾壓。
喀喀喀的骨頭斷裂聲,讓人頭皮發麻。
其實刀劍在這一刻反而造不成什么傷害了,只要不砍到咽喉,其余地方都有甲胄覆蓋,很難致命。
反倒是戰馬群的踩踏,是最為致命的。
一旦摔下去,或是發生擁堵踩踏,根本沒有存活的希望。
試想,二十一世紀區區幾千人的人流都需要截流,需要排隊,維持秩序,更別說雙方近十萬大軍的對抗。
這對于一支軍隊指揮系統的挑戰是巨大的,因為太混亂,騎兵要按照建制的進攻不是一件容易事。
但顯然,雙方都非等閑之輩。
神武軍不必多說,他們的身上甚至有二十一世紀軍隊的影子。
而吐蕃那邊走了一個達扎路恭,來的也不是什么酒囊飯袋,軍團是四如之一。
他們的弱,哪是面對黑火藥,毫無還手之力。
但沒有黑火藥,他們就是絕對的霸主!
“殺啊!”
密集的喊殺,猶如黑云蓋地一般,氣吞山河。
噗噗噗!
鏗鏗鏗……
入目所及,全是騎兵,全是大唐和吐蕃的旗幟在對沖。
高低不平的山路幾乎被擠滿,蔓延了數里地,橫向面積也是對抗到了地平線上。
吐蕃人擅長山地戰,適應高原。
但看起來,卻也沒有占到封,南二部任何便宜。
大戰在繼續,騎兵群犬齒互咬,好似兩座龐然大物在斗力,這會唐軍推進十米,過一會,吐蕃人又從山地上往下推十米。
在沒有黑火藥的參與下,戰斗變的異常焦灼。
烏海城。
比起山地戰的受限,比拼更多的是軍隊素質和耐力。城池保衛戰無疑更加的血腥,也更加的簡單粗暴!
吐蕃人作為進攻方,要收復烏海地區,注定要承受更大的損失。
一盆又一盆的滾燙熱油順流直下,如飛流瀑布,在空氣中釋放著極致的高溫。
一經傾瀉,接觸到皮膚立刻冒出青煙,嗤嗤……
城下瞬間鬼哭狼嚎起來。
“啊!!”
極致的慘叫伴隨著吐蕃人的潰逃,讓人頭皮發麻。
待城下被短暫清空,殘留的尸體已是堆砌如山。
但擊退吐蕃人遠遠沒有這么容易,他們的蠻指的可不僅僅是身體,更有一種說不出的匹夫之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