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凡親自率領三萬神武軍于下半夜的寅時三刻進入烏海高原,也就是下半夜三點四十五左右。
全軍急行軍,爭分奪秒!
軍隊一開赴進烏海地區,剛一入山,就遭到了至少三支吐蕃軍隊的阻攔和進攻。
但其人數規模,絕非主力。
山地戰爆發,李凡沒有跟他們糾纏的意思,派遣少量人員戰斗外,兩萬多大部隊持續朝前突進。
事實證明,一切情報和部下的推測都是正確的。
李凡大軍進入,吐蕃人根本沒有足夠軍力來阻攔,大量的軍營空著,甚至斥候營還發現了吐蕃大量因為加速行軍而丟棄的駐扎輜重。
種種信息,無不顯示著吐蕃大本營遭到襲擊,前線軍隊瘋狂往后方增援。
局面而今對大唐有利。
李凡敢派遣騎兵襲擊,就敢跟達扎路恭全面攤牌,直接進入烏海爭奪戰的決勝時刻。
他也下令讓全軍丟棄一切非緊急需要的物資,減少重量,僅攜帶少量單兵口糧,做飯的鍋,多余的皮毛輜重,帳篷如數通通扔在路邊。
打贏了,這些東西還是唐軍的。
打輸了,再多的東西也得易手。
兩萬五千精銳呈急速沖鋒的姿態,開始橫穿高原。
這幾乎是沒有阻攔的,吐蕃的主力軍隊都在往回趕。
當沒有吐蕃軍隊阻攔,那么四千米的平均海拔,并不是唐軍不可跨越。
僅僅高原,無法造成毀滅性的后果。
能造成毀滅性后果的只是,在四千多米的高原上和吐蕃精銳軍隊作戰。
而且李凡親自率領的援兵走的也不是最高的喀法高原,而是一條通往烏海腹地的商路。
這條路曾經是大唐和吐蕃“蜜月期”時通商所留下,其平均海拔實際上沒有那么高。
只不過以往被吐蕃大軍駐扎,一夫當關,萬夫莫開,唐軍頂著高反進來,容易出事。
而今,南霽云的奇襲成功,間接導致了這條路的通暢!
……
烏海城!
長達數個時辰的激戰,天亮了。
從被偷襲再到對抗,一片混沌。
火勢不僅絲毫沒有減弱,反而越燒越猛,吐蕃軍隊根本沒有時間去滅火,去救糧。
隨處可見尸體,隨處可見斷掉的刀槍插入地面,倒塌在地上的旗幟熊熊燃燒。
被唐雷撕開的一個又一個大坑,觸目驚心。
好些尸體被炸的已經無法辨別,只能通過破碎的甲胄看出是吐蕃人。
而這些種種大戰帶來的廢墟,加起來都不如烏海城城區內。
神武軍率先殺入城中。
而后吐蕃的增援部隊也通過城門進入。
雙方隨即爆發巷戰。
擅長高原山地戰的吐蕃人,在這石城內根本施展不開,被神武軍打的節節敗退,增援變為救援。
救援又一步步變成苦苦死保!
而死保的對象就是在吐蕃帝國地位極其崇高,代替吐蕃贊普,從邏些趕來對邊軍進行精神鼓舞的宗教團隊。
為首的就是嘉莫尊王妃。
她被堵截在城內的一座宮殿之中,說是宮殿,但更像是一座極具佛教文化的佛殿,金玉琺瑯,不計其數!
吐蕃文化極其厚重。
但此刻,完全淹沒在了神武軍的圍攻之中。
一座高達三丈的金身佛像直接被唐雷給炸塌,轟隆隆的墜落,砸死了一大片的人。
凄厲的慘叫,絕望的手臂從那下面發出。
鮮血潺潺而流,就跟開閘放水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