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萬人除了全部配上大量戰馬以外,還是以前的建制。
封常清,南霽云,薛飛,鐵牛,蕭破虜,朱慶,史千這些將軍全部隨行,除此之外,李凡還從洛陽調來了張巡。
算上李嗣業,郭昕這些人,陣容堪稱豪華。
中層骨干將領更是人才輩出,老神武軍就有一大批,近兩年又提拔了不少。
整個隊伍之中,唯一出現變化的就是新增的火藥營。
火藥營在三軍中極為特殊,極為神秘,擁有著最高的路權,所有隊伍都要給他們提供方便。
甚至李凡為了火藥營的行進,特地選擇了一條并不是最近的路線。
這導致本就需要大量時間趕路的三軍,需要花更多的時間。
要知道大唐境內的驛道已經非常發達,從長安到河西走廊一千二百里左右,如果是傳訊,一個驛站一個驛站的快馬接力,甚至用不到十天。
但軍隊行進,無法換人接力,需要休整,加上后勤輜重,時間就會幾倍幾倍的翻。
九月十七,三軍過渭河。
九月二十六,三軍先鋒抵達鳳翔。
十月三日,三軍抵達岐山。
十月二十,耗時一月,全軍抵達隴佑地區。
而后三軍進入最為難走的一段路,翻越隴山,翻越過去后,便算是進入河西。
盡管一路上因為黑火藥的運輸帶來了諸多不便,但都克服了。
這一夜,三軍停靠秦州城外,這是抵達隴山后的第一個大城池。
秦州刺史帶人前來覲見,并且有意邀李凡入城歇息,但李凡拒絕了。
三軍只休整一夜,若是入城,只會耽擱時間。
夜色下,河床上寂靜無聲,軍士們席地而睡綿延十余里,只有少量軍帳和軍隊還亮著燈火。
“陛下,河西,安西軍報!”
朱慶猛的沖入主營。
李凡巡視完本已經準備入睡了,立刻又站了起來,接過兩封軍報,仔細觀閱。
看完,他蹙眉。
“陛下,前線怎么樣了?”唯二在場的朱慶和薛飛好奇問道。
李凡道。
“安西戰場,由于北鄂道到四鎮戰線太長,疆域太遼闊,所以二十萬大軍對壘,但暫時還沒有爆發數萬人次的會戰。”
“但李嗣業和吐蕃人已經在安西四鎮打了七場,各有損失,漠南軍掩護商隊,也遭到了吐蕃人的多次偷襲,雖有少量損失,但主要的通商和后勤在唐軍控制下。”
聞,二人松口氣。
安西四鎮,保障到了通商和后勤就是成功了。
畢竟無論是安西軍,還是河西都護府的軍隊,其大量組成都是第一次參與戰爭的三苑府兵。
雖然接受了長安系統性的訓練,但沒有上過戰場就是沒有,算不得老兵。
其總體戰斗力在大唐屬于第二檔,全靠少部分老兵和名將帶,和神武軍差距不小。
“陛下,那河西呢?”
二人嚴肅,毫無疑問河西是最主要的戰場,這里關系到了軍事,文化,經濟的咽喉。
李凡道:“河西走廊打的很激烈,唐軍和吐蕃人圍繞馬托山,渾圖戈壁,飛鳥驛這三個地方展開了反復爭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