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您剛才走過來的地方,那些器皿就是微臣正在鍛造的一些容器。”
“……”
張鴉九不斷匯報著關于黑火藥的情況,這在軍器監早已經成為最高機密,且單開了數個區域。
當李凡聽到三百萬斤的時候,還是微微一驚。
他記得明朝的時候一年的硝土采購量也就這個數吧,而且十五萬斤的成品,也就是百分之五的提純效率。
這個數值可不低,溶解,過濾帶來的損耗是巨大的。
明朝巔峰產能也不過如此,而大唐第一年就進入了這個狀態,只能說自已的錢沒有白花!
“那制造的如何了?”
“可有成品?”李凡問出了最關心的問題,也是他在朝堂上并沒有立刻開戰的原因。
吐蕃強大,但李凡也不怵,仍舊有把握打贏。
但吐蕃天然擁有一個外掛,那就是高原環境,唐軍一過去,別說打仗了,高原海拔就能滅了唐軍。
這也是歷史上盛唐無法完成對高原征服的最根本原因!
而且跟這樣的巔峰吐蕃全面冷兵器作戰,打贏了死亡人數將會很大,李凡這些年見慣了老人哭喪,婦人改嫁,他不想死太多人。
如果黑火藥能夠在此刻應運而生,那么戰爭模式將被改變,不可一世的吐蕃將成為泥巴做的。
張鴉九露出難色和慚愧:“陛下,成品有,但實際上還沒有成功。”
李凡蹙眉。
“什么意思?”
“朕不是給了你們標準的比例數據么?”
那是明朝經過無數次失敗所摸索出的火藥比例,硝百分之七十五,磺百分之十,炭百分之十五。
這個數據得天獨厚,給大唐黑火藥發展少走了很多彎路。
“回陛下,黑火藥的難點有三,比例,提純,粉末加工。”
“前兩者按照陛下的黑火藥圖鑒,基本已經解決。”
“但難就難在這個粉末加工,三種不同材料放在一起,會出現硝石重,炭末輕的情況,導致成分不均,直接無用,亦或者是性能不穩。”
“您看這邊荒地,不炸的還好,一炸的人連跑的機會都沒有,這幾個月軍器監已經炸了十幾次了,傷了三十多個人。”
“但幸好威力不大,否則還會死人。”
說著,所有人瞳孔深處都露出一種駭然的后怕。
仿佛是見到了魔鬼!
他們一生,從未見過如此可怕的東西,一切粉末做成,竟能迸發出那么大的威力,樹都給炸倒了。
但實際上,他們所見識到的還只是黑火藥的冰山一角,炸倒一棵樹什么都不算。
李凡蹙眉,看了一眼遠處的荒地,他也早看到有爆炸的焦炭痕跡。
張鴉九說的問題應該三種材料的密度不同,存放和運輸容易形成分離。
他正想著如何解決這個技術問題呢。
張鴉九又臉色難看道。
“另外,還有一個難題,不是黑火藥,是紅衣大炮。”
“陛下,老臣一生鍛器無數,自詡手藝過人,但這個炮管,炮胚的要求太高了,老臣恐怕還需要一些時間。”
看的出來,紅衣大炮直接給僅齊名歐冶子的張大師整不自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