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勢面前,二人也都選擇接受和承諾。
雖然失去了很多,但也得到了很多。
私底下,李凡也給予了巨大的好處和仕途,兩人心想從游牧變成大唐化,也不是不可以。
最重要的是二人明白,這件事同不同意由不得他們。
好好說不聽,那就是另外一種方式了。
還有蕨相,被任命為漠南府參事,相當于一個幕僚,輔佐常遠。
……
當一切政令下達,甚至大唐官員都已經走馬上任,唯一還缺少的就是城池!
城池是冷兵器時代的文明,也是軍事的堡壘,是重中之重。
可城池不可能憑空變出來,這需要大量的勞動力耗費大量的時間建造。
李凡只能暫時設立一些定居點,用營帳來代替官署,進行過渡。
同時,他又花了一個月時間,將草原上各部落的人全部遷徙集中到了就近的州府。
一個月的時間,這在大唐根本不可能實現,但對于游牧民族,那就是家常便飯,沒有半點阻力。
一聽說天可汗允許他們進入河流牧場,還給他們生計,以糧食,皮毛,土地這些硬通貨作為貨幣。
來的牧民路上連覺都不睡,拖家帶口全部趕來了。
自此,游牧民族的人口集中了。
建造城池關隘的最后一個拼圖湊齊。
李凡隨即下令八州一府徹底開始動工,其中漠南府這一座將輻射整個草原的軍事重鎮規模最大。
光是俘虜就投進了接近十萬人!
其恐怖的勞動力,也注定這座軍事要塞會成為草原的定海神針,什么地方只要一出事,一造反,經州府刺史求援,立刻指哪打哪。
八個州府則次之,這也是出于成本和工期的考慮,其規模僅有中原小型州城的規模,夠用就行。
畢竟草原和北方的漢人就這么多人口,不可能所有人都投入建造城池,不耕地,不放牧。
八州一府完全分離,由各地官員各自負責監督,向長安匯報工程進度。
除此之外。
數十萬的人口全部進入了八州一府,生性彪悍的游牧民族必定是一個火藥桶,不出點事,不犯點罪那就太理想化了。
所以李凡為了保證自已走后,過渡期不亂,直接將前單于都護府的兩萬軍隊分別派往各州,對各州刺史進行協同。
另外,李凡還留下了一萬神武軍騎兵留在漠南府,也就是陰山,作為不時之需。
曾經的單于都護府,便成為了過去式,在李凡的授意下,將逐步改為“絹馬互市”,只設立一個官府就可。
這一系列的事忙完,已是十月中旬。
善后和制定規則用的時間,比滅回紇汗國要久的多。
期間,草原上昔日的那些部落主,不知道給李凡送來了多少好東西,其中送女兒的含多數。
都想要個混個官當當,再不濟攀上一層關系。
但像耶律芙蘭那種漂亮的,皮膚白的,人妻感拉滿,又符合漢人審美的,終究是少數。
而且這些草原人的審美和漢人極度不同,他們喜歡骨架大的,臀部大的,約等于粗獷。
跟楊家三姐妹的豐滿,那可是兩回事!
李凡一看,心想你就拿這個考驗老子?
那個皇帝經不起這樣的考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