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凡擺擺手:“這你們就不懂了。”
“這叫投資!”
“現在投入進去的多,但以后收獲的就大,整個草原的賦稅先不說,單單是這些牧場就值了。”
“如果朕不設城池,那草原這樣一馬平川的地方,不是隨時都有被劫掠的風險?”
“現在來看,大唐沒有敵人,誰確保以后?”
“而且不改變草原,不設立一套完整的制度,這里的百姓就永遠不會跟隨大唐!”
“這件事,朕就直接定下了,立刻施行。”
“時間不等人。”
聞,眾文臣將領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其實他們對這種概念并不怎么懂。
在歷朝歷代看來,這都是勞民傷財,討不到好的事,畢竟草原這“邊遠地區”,除了畜牧厲害,有什么用?
有這個錢,應該帶回長安啊。
但他們對于李凡有著高度的信仰,集體抱拳。
“是!”
“我等遵旨!”
李凡又道:“還有那些帳篷和皮毛,朕看也不拿回去了,全部就地投資,有條件的資助于牧民,以防止凜冬降臨,死傷太重。”
“人口才是財富!”
“那批珠寶瑪瑙玉器,也全部留下,朕要全部換成錢建設草原!”
聞,眾人嘴角不斷抽動,個個擦著汗水,你看看我,我看看你。
饒是鐵牛這等不思考的人,也覺得錯愕。
這才剛打下來,陛下就全花了?
這也太敗家了啊……
幾十萬石糧草,百萬皮毛,無數珠寶啊!
不應該是全部拉回長安嗎?
“陛下……”
“真不留點?”
“不留!”
“我大唐絕不能只看眼前利益!”
“……”
一番交代下來,整個戰爭所得,就剩下了一堆武器以及牛羊。
其他的基本全部投資到了漠南的建設和統治,甚至這不算官吏俸祿,軍隊銀餉,那些還需要長安倒貼。
此事邁的跟腳太大,以至于一些文臣進,說等回了長安,讓大臣們商量著來。
但李凡堅持先做!
八州一府必須修建,形成虹吸效應,聚攏草原百姓,進行畜牧和耕種,且從制度和文化不斷同化草原。
而且只有給回紇,契丹等無數部落活下去的希望,他們才會真正認同大唐。
他也清楚的知道,大唐現在是完全能夠運轉下去的,南詔所得支持沿海的造船廠,草原所得建立八州一府。
看似長安國庫還貼了不少,但實則都是長遠投資。
至于中原,經過打擊藩鎮,削減貴族,禁止兼并,已經有盛唐六七分的樣子了,再過幾年,勢必恢復并超越。
而且李凡手里現在還握著三張王牌。
一張是已經存在的強大軍隊,這是一切的兜底。
第二張是玉米,這可以讓大唐的糧價回到歷史最低點,成為口糧的保證。
第三張則在長安的軍器監內,極為神秘。
_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