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廂內一片寂靜,只有列車運行的微弱噪音。
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李長壽身上,好奇后面到底發生.了什么,李長壽這么活下來的,又為何隱退。
劉衛國更是緊緊握著老友的手,眼中充滿了詢問和心疼。
記者們按捺不住內心的激動和好奇,小心翼翼地將話筒更近.地遞向李長壽,聲音因緊張而微微發顫:
“李老先生,您能告訴我們,當年鷹嘴崖之后,到底發生.了什么嗎?您是怎么活下來的?又為什么后來選擇了隱退?”
這個問題問出了所有人的心聲。一位曾經統率數萬大軍的軍長,一位本該在建國后身居高位享受尊榮的開國元勛。
為何會沉寂半個多世紀,甚至淪落到需要扛匾申冤的.境地?
這巨大的落差背后,隱藏著怎樣的故事?
眾人臉上寫滿了憧憬和難以置信。中將!甚至可能是上將!
那是何等顯.赫的身份!與如今這個衣衫襤褸、備受欺凌的鄉下老人形象,簡直有著云泥之別。
劉齊站在一旁,看向李長壽的目光也充滿了前所未有的敬佩。
建國初期的軍長!那是真正從尸山血海中拼殺出來的地位,含金量無可比擬。
但他心中同樣縈繞著一個巨大的疑問:如此重要的履歷,為何在.軍方的檔案系統中根本查不到,好像是被人刻意抹去了一搬。
還有“134軍”這個番號,他仔細回想,在公開的戰史中似乎也鮮有提及,仿佛被刻意淡化了一般。
就連他這位中將都記不起來134軍這個番號了,劉齊眼.神微凝,怎么后面去查查這個番號。
到底有沒有李長壽這么一個軍長!
……
劉衛國用力握了握李長壽的手,老淚未干的眼睛望著他,聲音沙啞:“長壽哥…后來呢…我們都以為你,那段時間,你到底是怎么熬過來的。”
劉衛國真的很是好奇,在他的眼中李長壽那是何等的意氣風發。
如果他還活著,應該會發揮更大的作用,受人敬仰,而不是躲在農村里面當個閑散老農。
李長壽深深地嘆了口氣,那嘆息聲沉重得仿佛承載了半個世紀的塵埃與傷痛。
他閉上眼,眉頭緊.緊鎖在一起,那段是他最不愿觸碰的記憶,如同血色潮水般洶涌而來。
真的太痛了!甚至比他亡妻去死好要痛。
那可是幾十萬條人命啊!
“后來…”他開口,聲音低沉而沙啞,帶著一種穿越時空的痛楚,“沒什么好說的……就是…殺…不停地殺……”
他的話語破碎,滿臉悲痛。
“子彈……像蝗.蟲一樣飛……炮彈……把地都犁平了身邊的人……早上還一起啃干糧下午就……就沒了……”
“一個連上去幾分鐘…就打光了……又一個營填進去…血肉橫飛…”
李長壽的身體微微顫抖,仿佛再次.置身于那個絞肉機般的戰場,當時那一幕真的太可怕了。
哪怕現在回憶起來也是心驚膽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