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冕帝國與諸夏聯盟的前線,很快就打成了一場爛仗。
精心籌劃的三月攻勢,搞成現在這個樣子,不管是帝國中樞的明白人,還是前線禁軍的指揮官,心里都跟明鏡似的,這場仗,除非出現什么驚天意外,否則無論如何都是打不贏的。
帝國朝堂上還在互相甩鍋,斗的腥風血雨;前線軍團指揮系統被端,士氣一片低落;原定作戰計劃一改再改,軍隊東走西顧;橫征暴斂招致暴亂大作,國內四面起火;
更要命的是,雖然帝國可以通過強行征稅,把前線部隊的開拔費發下去,但部隊出征要的可不僅僅是錢,還有海量的戰爭物資。
各處的物資倉庫狀況頻出,除了被夏人劫掠,還被山匪焚毀、被小偷竊取、被野豬踩踏、被老鼠啃食……總之就是都壞的壞,丟的丟,直接導致了一個局面,帝國本輪強征的平夏稅,一算瘋漲的物價,甚至撐不住半個月。
即便是打著思想鋼印的軌儀,面對這種局面也沒法閉著眼睛喊出:帝國必勝!
但勝不勝,都得打,而且必須打出聲勢,打出場面。
將烈日帝國拖下戰場,這是帝國最大的翻盤機會。
夏歷的三月月末,從南到北,從上到下,沿著與諸夏聯盟交界的航道和星區,帝國動用了五個圣典禁軍軍團,加上赤、下赤、右赤守備軍團各一部,以排山倒海的氣勢,向夏國控制區發動了全面進攻。
雙方爭奪的核心焦點還是那兩處關鍵。
一是夏軍的重要補給線,以7769軍港為核心的雙線補給航道。
之前通過午夜軍團的偷襲,帝國曾經短暫摧毀過這里的防御,但對于諸夏聯盟來說,工程建設真就不叫個事。
如今的7769,架設著一個比過去大六倍的太空港,周圍密密麻麻布置著二十二顆小行星要塞,航道上常年駐守著四支以上的太空集團軍,兩側兩個大營囤積著地界集團的重兵。
對于這種防線,最高的褒獎就是,如果不切后勤,諸夏聯盟自已來打也打不贏。
但對于赤冕帝國來說,這里就是夏軍的后勤核心。
負責對7769軍港發起攻擊的,是帝國圣典禁軍第五軍團,銀痕。
在帝國的所有部隊序列中,銀痕是太空部隊規模最大的一支,畢竟其他部隊要跨星域作戰,起碼得乘坐太空戰艦,而第六軍團則是有自已的太空生物部隊。
這種生物的原體,正是游牧部落巡天能夠隨著大潮遷徙的重要依托,螢鰻。
帝國究竟是什么時間開始引進螢鰻并執行技術改造的,現在已經無從追溯,只知道經過了不知多少代的甄選繁育,基因調配,目前的這一代帝國螢鰻,已經和巡天回廊的螢鰻完全不是一個物種了。
基本摒棄了肉食價值,整體身材變得纖細而順滑,主要用于在大氣層內驅動的羽翼縮減到只有兩對,而用于在太空中驅動自身的合成反沖腺體則變得極為粗壯,遠遠看上去,像是一根筷子綁著兩枚雞蛋,或者,協和飛機?
帝國的螢鰻同時舍去了明顯不利于戰爭的自主發光能力,同時在熱武器空戰中毫無價值的硬甲和獠牙也通通放棄,換來的是更加迅猛的行動能力,因此,這已經不能叫做螢鰻了,在帝國的序列中,它叫做飛鰻。
按照常理,生物再怎么疊加速度,總不可能快的過人造戰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