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軍拿著鹿角匙,圍著出小白龍的位置輕輕地撥弄著地皮。
他剛抬出的那苗小白龍,少說也得有五十年。
因為是少說,所以在這五十年里,這苗參得有四十年以上是有地上莖的。
拋出蟲磕、鳥啄、獸啃踩等因素,在有地上莖的四十年里,結參籽的概率得占一半以上。
在這二十多年里,參籽除了被小鳥、小獸啄食帶走,大多都落在了周圍。
這些參籽落土生根,就長成了參。
這就是放山行里稱四品葉為一撮,五品葉為一堆,六品葉為一片的原因。
就像趙軍最先抬出的那苗倒拔毛,那就是小白龍結的參籽落地而出。
“哎?”忽然,鹿角匙一頓,趙軍眼看著鹿角匙擋起一根參須。
“棒槌!”趙軍當即喊山,這次是馬洋最先接話,這小子大喊道:“幾品葉?”
“六品葉!”趙軍都激動了,今天可真沒白來,一苗小白龍少說萬八千到手了,再加上那根倒拔毛,這又來一苗。
“多少苗?”馬洋也興奮了,他感覺自己天生就是吃跑山這口飯的。
“滿山都是!”趙軍喊完這嗓子,便撥土抬參。
“我艸!”一看蘆頭,趙軍不禁爆了句粗口。
這時,眾人都圍過來看,就見那參蘆頭爛了。
蘆頭都爛了,趙軍也不用顧及品相了,手持鹿角匙往下撥,等露出參體,趙軍忍不住暴跳如雷:“我艸的,這特么缺德!”
趙有財等人緊忙上前,就見那棒槌半邊爛了。隨著破土,參爛的部位一部分皮都粉了,而另一部分也爛離了參體。
爛了參體的部分呈淡黑紅色,就跟鐵生銹了似的。
這在放山行里,就叫參長銹了。
為什么趙軍、趙有財祭山的時候,都奉告山神、老把頭,求他們保佑山參五形俱全,千年不長銹,萬年不長斑呢。
因為一長銹、一長斑,這參就開始爛。這是趙軍抬的早,要不然都用不上半個月,這參就爛沒了。
“你瞅瞅你呀!”李如海張嘴就埋怨馬洋,道:“你說你嘚逼瑟的,你應什么山吶?瞅你給應的!”
“我……”馬洋感覺無比冤枉,大聲道:“我也沒喊錯,換誰不也這么應嗎?”
“小姐夫啊。”隨著馬洋聲音落下,李大智開始向趙有財發難,道:“你瞅你領我們又磕頭,又干啥的,到底這棒槌長銹了。你還不如不(bu)了呢,這還白瞎三根石林。”
“去你爹了尾(yi)巴的!別瞎說話!”趙有財怒道:“那煙孝敬山神爺、老把頭了,什么叫白瞎了?”
“那你孝敬完了,怎么棒槌還上銹了呢?”李大智咬住關鍵不松口,問的趙有財啞口無。
“老六!”就當趙有財為難的時候,李大勇挺身而出,攔住李大智,然后說道:“要我說這是咋回事兒呢?這就是小軍沒過去磕頭。”
“嗯?”眾人聞,紛紛看向李大勇,就聽李大勇繼續說道:“小軍抬棒槌,正應該他過去磕頭才對呢。”
聽李大勇這么說,眾人都感覺挺有道理。
而在他們爭吵的時候,趙軍壓根沒搭理他們,只默默地將那苗爛了將近一半的山參抬了出來。
“行了,爸呀。”趙軍招喚趙有財,打斷了眾人的爭論,道:“這棒槌拿回去削(xuě)削,把爛的地方削下去。剩那邊扔酒桶,你們泡酒喝。”
“哎!”聽趙軍這話,趙有財很是高興,上前將爛山參收起,然后商量趙軍道:“兒子,你聽爸的,你過去給山神爺、老把頭磕倆頭。”
“你們磕了,就行了唄。”趙軍不信這個,但趙有財拉著趙軍胳膊,應將其從地上拽起來,道:“走,兒子,聽爸話,過去磕兩個頭,好讓山神爺、老把頭保佑咱們。”
說著,趙有財拉著趙軍就走。
趙有財老有勁了,趙軍拗不過他,被趙有財拽著往松樹兆那邊去。
眾人紛紛跟著趙家父子往上走,眼看眾人離去,就把它自己丟下了,黑虎扯著繩子叫了兩聲。
“寶玉呀!”趙有財聞聲,回頭吩咐李寶玉道:“給虎子牽來,讓它也磕兩個。”
李寶玉:“啊?”
李寶玉過去一解黑虎繩子,黑虎樂顛地就跟李寶玉走。
等他一人一狗到松樹兆前時,趙有財剛把趙軍哄跪下。
趙軍無奈,朝松樹兆拜了三拜,然后就聽趙有財叮囑他道:“兒子,趕緊奉告山神爺、老把頭,保佑咱們趙家獵幫。”
聽趙有財這話,趙軍忍不住斜眼瞪了趙有財一下。
“什么玩意啊,姐夫。”王強這時反應過來,忙攔趙有財道:“抬棒槌你整什么獵幫啊?光說剛才那棒槌長銹,你求的就不對!”
趙有財語塞,一旁李大勇緊忙幫趙有財說話,道:“行啦,強子,別一有事兒就知道埋怨人。”
“我……”王強不服,可他還沒來得及說話,就聽李大勇對趙軍道:“軍吶,趕緊的吧,多給山神爺、老把頭磕幾個。”
趙軍一撇嘴,當即又磕了三個頭,緊接著又說了求保佑的話。
“哥哥!”
“大哥!”
眼看趙軍抬膝蓋要起身,李寶玉、李如海緊忙上前,一左一右地將趙軍扶起,這一幕給趙有財、李大勇眼睛都看直了。
“行了吧,爸?”起身的趙軍,對趙有財道:“你們趕緊裝這肉啥的吧,完了我再上那邊看看,看還能不能有了。”
說完,趙軍又往大椴樹那邊走。
李寶玉幾人緊隨趙軍,這時解臣出聲問道:“軍哥,棒槌咋還能長銹呢?”
“嘖!”趙軍砸吧下嘴,道:“我感覺呀,是地皮剛化前兒,有特么大個子、野豬打上邊過,一蹄子踩出個坑里,完了坑里窩水,底下棒槌爛了。”
這就是老輩放山人口中的野山參劫,偏偏就有大山牲口從參上頭過,偏偏就踩出個窩來,偏偏窩里就積水了。
“哎,兄弟?”張援民問趙軍道:“咱下回再放山,再牽個老牛來吧。”
“嗯?”此時趙有財沒跟過來,但同行的趙威鵬卻有些敏感,忙問張援民道:“援民,牽老牛干什么玩意啊?”
“啊,鵬叔。”張援民道:“我聽人家說過一句,說放山趟十年,不如老牛走一遭啊。”
張援民不知道這話是啥意思,但他粗淺理解,應該是帶牛放山會有些氣運加成。
而張援民話音落下,就聽趙軍道:“大哥,那可不是什么好話。”
“咋地?”張援民一愣,就聽趙軍解釋說:“剛才那棒槌爛是特殊情況,正常山牲口踩一腳,大多都是蘆頭踩折了,還有極個別的,能給棒槌踩壞了,但不至于爛。可老牛要踩一腳,那棒槌必爛。”
聽趙軍這么解釋,眾人才知道,放山趟十年不如老牛走一遭,說的是一個參幫十年的收獲,不及老牛上趟山禍害的參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