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好玩的是,這種是口育魚,也就是魚卵并非在魚肚或排在固定的水域孵化,而是被雄魚一直含在嘴里,一直到變成小魚,
等于說,每尾后頜魚,都是誕生在爸爸的嘴里,所以它們的嘴與身體對比顯得很大,有些人也叫它大嘴魚。
這種魚雖然少見,但并不名貴,是石斑魚最喜歡的獵物之一,所以在東南亞某些國家,
有漁民會先潛下水,找到洞穴來釣這種魚,釣上來之后,再當成餌來釣更為值錢的石斑。
系統給的估值是8塊錢一斤,同樣是便宜的可憐。
這一網的主力是馬口,其中摻的雜魚除了后頜魚,還有就是香魚,這種魚就相當不錯了,口感好價值高,
看來剛剛拉網的附近也有淡水入海口,因為這魚待的就是咸淡水交界處。
再就是石九公,這玩意不僅近海有,他們捕魚目的地水域,水深近200米的地方,同樣也有,算是分布極廣的一種魚類,
除了這些,便就只是些螃蟹和蝦姑。
翻騰了半天,也就五六尾大魚,其中一尾鱸魚有近十斤重,躺在甲板上被這些小魚一對比,就像是個龐然大物一般。
全部頂著大太陽,足足忙了近四個小時,才將這些小魚分揀干凈,
要算收入的話,這一網頂多也就值個幾千塊,太不劃算了。
阿思比較踏實,除了有時訓阿有兩句,在船上平時話并不多,見桶筐收拾好之后,又開始拿起水槍沖洗甲板。
“讓阿有來,你去把飯做了。”趙勤直起身,在甲板上邊緩慢的走著邊說道。
阿思答應一聲,便將水槍遞給了阿有。
“阿晨,去挑幾條大的香魚殺了,隨便蒸一下就行。”
這會已經是下午近三點,大家都餓了,但再餓也不能湊和著吃,這就是趙勤的信條。
阿和從冰箱里拿出幾個易拉罐裝的啤酒,一人發了一罐,這是出海前趙勤準備的,這天太熱,
啤酒不僅解渴解暑還能解乏,挺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