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中,大部分為失去所有親人的女子,或者身上有殘疾的人。
他們在這邊無依無靠,無房無地,生活的相當艱難。
前幾天陳衍突然叫他收集這部分百姓的信息,打算將他們召集起來。
當時陳衍沒跟他解釋為什么要這樣做,就說到時候就知道了。
杜構對此一首很好奇。
“......”
“杜兄,你覺得當今天下,什么人的錢最好賺?”陳衍沒有第一時間回答,而是拋出了一個問題。
“什么人的錢最好賺?”杜構一愣,隨即有些無奈。
有時候他總感覺,陳衍不像個縣令,倒像個商人。
誰家縣令整天將賺錢掛在嘴邊的啊?
思索片刻,杜構沉吟道:“應該是百姓的錢吧?”
“畢竟大多百姓窮,但百姓的數量是最多的,那些富商之所以能成為富商,不都是從百姓身上榨出來的油水嗎?”
陳衍一噎,仔細想想,發現杜構說的好像確實有道理。
天下可不就百姓的錢好賺嗎?
誰都去榨一下,榨出來那么多富商和世家。
不但錢要被榨走,連地都要被慢慢寫上他們的名。
“可能......對于其他人來說是這樣的吧。”陳衍深呼吸,然后說:“不過對我來說,天下讀書人和女人的錢最好賺。”
“......呃。”杜構實在沒想到陳衍居然給出這么一個答案,他斟酌著語氣,說:“子安兄,女人的錢好賺,我可以理解。”
“可這讀書人的錢,怎么能說好賺?”
“而且,你自己好像也是讀書人吧?”
“是啊,所以我才知道讀書人的錢好賺啊。”說起這個,陳衍就來氣,憤憤道:“想當初我隨便買一本書,記住啊,是隨便買一本。”
“最便宜的都要七百文錢,這還是最便宜的。”
“如果是稍微珍貴一些的書籍,動不動就一貫幾貫的,花得我真特么心疼。”
“更別說那些筆墨紙硯了。”
陳衍頓了頓,繼續說:“最重要的是,這些東西還絕不能少,你若想讀書,就必須要買。”
“所以我說,讀書人的錢是最好賺的。”
“不對.......”杜構正想開口,跟陳衍爭辯一下。
因為自古以來書籍都是珍貴之物,書籍的價格高,是因為它成本就那么高。
所以說讀書人的錢好賺,他不太認同。
然而,他才剛說出兩個字,就聽到了一道熟悉的聲音。
“子安兄,你快別吹了,當初你讀的書都是母后送過去的,連紙張都被母后包了。”
“至于筆什么的,也都是母后親賜。”
“你最多就買幾塊墨而己,花什么錢了?”
兩人轉頭一看,就見李承乾帶著太子妃、李麗質,還有高陽以及小兕子往這邊走來。
李承乾揶揄地看向他。
陳衍臉一黑。
麻蛋,怎么來個拆臺的。
“......”
_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