鏡面在燈光下泛著微光,她看著我道:“想跟他見面也行,不過你得先把這面銅鏡搞定。”
“店主說了,這銅鏡是個稀罕玩意兒,你得先鑒定出它的具體年份、準確的市場價值,還得能把它完完整整地修復好。”
“你不知道,我表哥那人雖然看著冷冰冰的,對誰都沒好臉色,但他對古董寶貝特別看重,尤其是這種有來歷、有故事的老物件,只要你能把銅鏡的門道說透,他肯定愿意見你。”
我嗯了一聲,身體往前傾了傾,雙手輕輕握住銅鏡的邊緣,指尖能清晰地感覺到青銅傳來的冰涼觸感,還有氧化后粗糙的紋理,那是歲月留下的痕跡。
我閉上眼睛深吸了一口氣,把腦子里的雜念都清空,再睜開眼睛時,眼神已經變得無比專注,像是在對待一件極其重要的事情,開始仔細觀察起這面銅鏡來。
我先看銅鏡的邊緣,指尖在邊緣的凹痕上輕輕劃過,能感覺到磨損得很均勻,沒有明顯的人為打磨痕跡,這說明這些磨損是自然使用造成的,不是后人故意做舊的,符合古物的特征。
接著看正面的三道裂痕,我用指尖輕輕碰了碰裂痕處,發現裂痕沒有穿透銅鏡的背面,而且裂痕邊緣沒有生銹,顏色和其他地方一致。”
“這說明裂痕是后期不小心摔出來的,不是年代久遠自然形成的,修復起來難度能小一些。”
然后把目光放在背面的那些文字上,唐代的文字大多都是楷書,而且歐陽詢、顏真卿等著名書法家的影響,唐代的文字極其有張力,這面銅鏡上的文字正好符合這個特點。
而且,文字下方還繪制著一些花瓣的紋路,是唐代中期常見的寶相花變體,這種花紋在武則天時期的銅鏡上很常見,其他時期則很少見。
我又把銅鏡翻過來,對著蒙古包里的燈光,試圖看清背面破損處遮擋的文字。
雖然大部分文字被破損處擋住了,但我借著燈光仔細辨認,還是看清了長安、元年這兩個楷體字。
長安元年是武則天稱帝后的第一個年號,也就是公元701年,這么一來,銅鏡的具體年份基本就能確定了,是唐代長安元年的銅鏡!
確定了年份,接下來就是價值。
唐代長安元年的銅鏡本身就很稀有,因為武則天時期留存下來的銅鏡大多在博物館里,市面上很少見。
再加上這面銅鏡背面有明確的年號文字,要是能修復好,讓文字和花紋都完整呈現,市場價至少在五百萬以上。
要是能找到這面銅鏡的出土記錄,或者能考證出它的原主人是誰,價格還能再漲個兩三百萬,絕對是個值錢的寶貝。
至于修復,雖然鏡面有三道裂痕,但好在沒有缺肉,只要用青銅焊接的方法把裂痕補上,再用細砂紙一點點打磨鏡面,讓鏡面恢復平整。
最后用特殊的做舊手法處理一下焊接的地方,讓它和銅鏡本身的顏色一致,就能把銅鏡恢復原樣。
_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