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州銀行城西支行。
老舊的玻璃門反射著午后刺眼的陽光。卓峰坐在五菱宏光的副駕上,長焦鏡頭的冰冷金屬質感緊貼著他的眼眶,像一條吐著信子的毒蛇。
他的獵物,啟明星福利院的老院長,李淑蘭,正顫巍巍地站在at機前。因為年紀大了,眼神不好,她湊得很近,花白的頭發幾乎要貼到屏幕上。
“峰哥,她就是在查個余額,能有什么料?”旁邊的小弟百無聊賴地摳著指甲。
“蠢貨!料不是等來的,是造出來的!”卓峰低聲罵了一句,手指飛快地按動快門。
“咔嚓!咔嚓!”
他精準地捕捉著每一個瞬間:李淑蘭看到屏幕上那一長串數字時,臉上露出的欣慰又混雜著一絲茫然的表情;她從機器里取出一張憑條,小心翼翼地折好放進口袋的動作;她走出銀行時,因為腿腳不便,下意識扶住門框的疲憊神態。
在卓峰的鏡頭里,這些再正常不過的舉動,都被賦予了全新的、惡毒的解讀。
欣慰?不,那是貪婪得逞后的竊喜。
小心翼翼?不,那是做賊心虛的掩飾。
疲憊?不,那是常年奔波于各大銀行,為幕后金主“洗錢”的心力交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