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成子聽完兩名弟子的回報,面色平靜,看不出喜怒,只是指尖在玉磬上無意識地輕敲著。
“混沌萬法道-->>宮動作倒是快得很。”
他緩緩開口,“那瘟疫根源,果真如此詭異?連爾等都未能看出端倪?”
下方一名弟子恭敬回道:“回師尊,那瘟疫確非尋常。”
“弟子二人趕到時,已察覺病氣中蘊含一絲邪異之力,似能惑人心神,正欲以玉清仙光嘗試凈化,不料瓊霄師叔已然先一步抵達,并迅速尋得源頭將其根除。”
“弟子觀其手段,似對那邪異之力頗為克制。”
另一名弟子補充道:“而且,弟子隱約感覺,那邪異之力似乎與西方教有些關聯,只是不敢確定。”
“西方?”
廣成子眼中閃過一絲了然,隨即揮揮手,“罷了,此事既已了結,便不必再提。”
“你二人且下去休息吧。”
“是,師尊。”
兩名弟子躬身退下。
待弟子離去,赤精子的身影從偏殿轉出,皺眉道:“大師兄,看來那蘇云對西方教的手段頗為警惕,且應對迅速。”
“此次又讓其在人族中賺了一波聲望。”
廣成子淡淡道:“無妨。小惠未遍,民弗從也。”
“解決一次瘟疫,固然能得感激,但若要真正讓人族歸心,非長久之道不可。”
“我闡教道法,乃玄門正宗,循序漸進,方是堂皇大道。”
他頓了頓,吩咐道:“令下去,讓下山弟子不必急于求成,穩扎穩打,擇那心性上佳者,徐徐引導。”
“重點可放在傳授強身健體、延年益壽之法,以及一些趨吉避兇的小術上,先立下口碑。”
“是。”
赤精子領命,又道:“那西方教”
“跳梁小丑,不足為慮。”
廣成子語氣中帶著一絲不屑,“其道偏激,難容于洪荒正統。”
“暫且由得他們與截教糾纏。吾等靜觀其變即可。”
在他看來,西方教和截教之爭,恰可互相消耗,闡教只需穩坐釣魚臺,傳播正道,最終摘取果實即可。
與此同時,南瞻部洲。
美猴王離了花果山,一路餐風飲露,逢人便打聽哪里有神仙,哪里有長生不老之術。
他懵懂闖蕩,鬧出不少笑話。
有時闖入修真坊市,被那琳瑯滿目的法寶寶光晃花了眼,想用山果交換,被人嗤笑。
有時誤入妖王洞府,仗著身手靈活與天生神力,反倒把那些不入流的小妖王打得抱頭鼠竄。
只是搶了些零碎丹藥,卻不知用法。
有時見到人族修士御劍飛行,便在地面縱躍追趕,大聲呼喊神仙留步,往往嚇得那些低階修士加速逃竄
他也聽聞了一些名山大川中有仙家宗門的傳說,如蜀山、崆峒等。
曾前去尋覓,奈何這些宗門往往陣法遮掩,山門難尋。
即便找到,或是根骨不合,或是緣法未到,皆被拒之門外。
數月下來,長生之術渺無蹤影,倒是一個尋找神仙的金毛猴子的名聲,在南瞻部洲邊緣地帶的修真界小小傳開,大多只當作趣談。
這一日,美猴王行至一座古松蒼翠的山嶺,聽得樵夫唱曰:“觀棋柯爛,伐木丁丁相逢處,非仙即道,靜坐講黃庭。”
猴王聞之心喜,急忙跳出來詢問:“老神仙!老神仙!你剛才唱的詞里,可有神仙所在?”
那樵夫嚇了一跳,見是個雷公嘴臉的猴子,卻能口吐人,知是異類,便笑道:“我這山野樵夫,哪是什么神仙?”
“這詞乃是我打柴時,常聽那山中老神仙念叨,聽多了便記下了。”
猴王大喜,忙問老神仙在何處。
樵夫指向山林深處:“此山名曰靈臺方寸山,深處有一斜月三星洞,洞中有一位老神仙,自稱菩提祖師,法力無邊。”
“只是那山路難尋,仙緣難料”
不等樵夫說完,美猴王已是心花怒放,一個跟斗便翻入深山,口中嚷嚷:“靈臺方寸山,斜月三星洞,俺來了!”
他憑著冥冥中的一絲感應與那股天生的機靈勁,竟真讓他在山重水復中,尋到了一條清幽路徑,徑自往那云深不知處而去。
而他并不知道,在他身后遠處,一道淡淡的虛影悄然浮現,正是奉蘇云之命,暗中關注其動向的趙公明分身。
趙公明看著猴王消失的方向,又看了看那隱約有陣法波動的山林,摸了摸下巴,“靈臺方寸山?斜月三星洞?菩提祖師?”
“洪荒何時出了這號人物?竟能瞞過我的感知古怪,古怪。”
他沉吟片刻,并未跟隨進入,而是將此處方位記下,分身悄然消散,將信息傳回本尊。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