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我是個上對不起父母長輩,下對不起皇后殿下的照料,與民爭利的小人。”
“不過......”陳衍笑著反問道:“王大人讀了那么多書,都讀出什么道理來了?”
“引經據典倒是一套又一套的,王大人自己又做到了幾條呢?”
“為什么我曾聽坊間傳聞,王大人為了一尊琉璃,開口便是幾十萬貫,真的好大的威風。”
陳衍轉頭看向杜如晦,“杜大人,您與王大人同為宰相,為何您這么多年的全部家財,有零有整,全部加起來才區區幾千貫呢?”
“下官實在想不通啊。”
這話不說還好,一說,在場官員幾乎全部低下了頭,有些人是在怕,而有些人則是憋不住笑。
王珪為什么一開口就是幾十萬貫?
家族給的唄。
但一群讀圣賢書的家族為何能拿得出這么多錢呢?
真的好難猜啊。
杜如晦也沒想到陳衍這么大膽,這種話都敢說。
可事已至此,想這些毫無意義,他剛要開口說話時。
又特么被陳衍搶先一步了。
“當然啦,傳聞終究是傳聞,興許是坊間傳錯了,或者我大唐有兩位王大人也說不定。”
“我是不相信王大人會做這種事的。”
陳衍頓了頓,接著說:“我也讀過幾本巨著,我記得《禮記·坊記》孔子曰;君子不盡利以遺民,說的是君子不能攫取全部利益,而要把利益留給百姓。”
“請問諸位大人,我做到了嗎?”
做到了嗎?
一眾官員不禁想起昨天下朝之后,打聽得來的消息,沉默了。
陳衍將渭南縣管理得井井有條,讓當地百姓生活富足,這是無可爭議的事實。
而這一切的前提,自然是陳衍把他們所謂與民爭利得來的利益,拿出來反饋給百姓了。
這無法反駁。
“此前我問,王大人讀那么多書,到底讀出個什么道理,王大人目前依然沒有做出回答。”陳衍不急不緩道:“有些話,我本不想多說,有些遮羞布,我也不想扯下來,但有些人,既然惹到我頭上,我自然沒有慫的道理。”
“我父親,我叔叔,我幾位看著我長大的叔伯都曾教導我,人不犯我,我不犯人。”
“人若犯我,那就生死看淡,不服就干!”
“好小子!”尉遲恭忍不住喝彩。
此舉頓時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尉遲恭尷尬地咳嗽幾聲,撓了撓臉上的胡子,對李世民訕笑了一聲。
“所以,你到底想說什么?”
王珪并不惱怒,涵養極好,平靜地問。
陳衍笑笑,語氣輕緩,“其實沒什么,就是想告訴諸位,平時該吃吃,該喝喝。”
“但別狗拿耗子,多管閑事。”
“彼其娘的,對我有意見,那就來渭南縣和我比劃比劃。”
“不把你們史打出來,就算你們昨晚拉的干凈。”
“.......”
_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