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籍,知識,可是世家立身的根本。”
“他倘若真正這樣做,代表著書籍將大量廉價出現,說不定大唐會多出更多的讀書人,而且是不受世家門閥掌控的讀書人。”
“這代表著世家將迎來前所未有的沖擊,他們不會允許這種情況出現。”
“屆時,他們什么事都干得出來!”
李承乾聞,面色古怪,“這些陳縣令應當知曉,可他說,生死看淡,不服就干。”
氣氛安靜了兩秒,李世民沉默片刻,隨即發出暢快的大笑:“哈哈哈哈哈,好好好,好一個生死看淡,不服就干!”
“說得好,說得好啊!”
登基這么多年,除了李靖大敗東突厥之外,這是他最高興的時候。
因為他總算看到了有生之年可以覆滅世家的希望。
李世民笑容收斂,卻仍有一絲殘余在臉上,“朕有預感,那小子今后還會給朕帶來更多的驚喜。”
“活字印刷術?嘖!”
“朕以前怎么沒想到呢?”
“陳衍那小子干的不錯,今天算他大功一件,朕就不怪他跟麗質私會了。”
李承乾:“......”
啥意思?
不怪陳衍和麗質私會?
就是說功過相抵了?
這他娘的......
李承乾憋著口氣,小心翼翼道:“父皇,這......這不合適吧?”
“陳縣令立了那么多功勞,從來沒要求過什么,起碼得給他將爵位提一提吧?”
他在為自己的好友鳴不平。
李世民笑容一滯,深深看了李承乾一眼,想發火,又想起當初長孫皇后勸自己耐心一點。
只能無奈道:“首先,不是朕不愿意給他加官進爵,而是他自己不愿意。”
“其次,朕把除了高陽嫁給他之外,還將麗質也嫁給他,這難道不能算一種獎賞嗎?”
“你得知道,這也是他自己愿意的。”
“最后,也就是最重要的原因。”李世民語重心長道:“按他的功勞,爵位算什么東西?”
“一個細鹽拿出來就夠朕封他為國公了。”
“但若朕真的封了,那以后怎么辦呢?”
“假如,上次陳衍拿出細鹽,然后朕封他為國公,那他救了兕子,救了你母后,救了蔡國公又怎么算?”
“以及現在,他跑去渭南縣,不到半個月的時間就搞得有聲有色,更是拿出了活字印刷術,那朕又該怎么封?”
“以后那么多年,誰知道陳衍會立下多少功勞?”
“封得過來嗎?”
“再者,你有沒有想過,等朕老了,退位之后,你又該怎么辦?”
“別忘了,陳衍比你都年輕,他才十八歲。”
李承乾越聽,目光越是呆滯。
而李世民則繼續說,“承乾啊,你要記住,為君者,看問題不能只看表面,無論做什么事都得三思而后行。”
“你必須要看到前面三步,你才能踏出一步。”
他頓了頓,笑道:“當然,陳衍自己也很聰明,意識到了這一點,所以每次都借著高陽的理由,向朕討免死金牌。”
“有時候他跟高陽鬧起來,甚至會故意在一些顯眼的場合中,在家也不去阻止下人討論,何嘗又不是想犯錯,功過相抵呢?”
“陳衍是聰明人,又不貪念權勢,這也是朕那么信任他的原因。”
“......”
_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