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小采的臉色有些尷尬,但還是維護道:
“吳焰,別這么說,大家一起參與,開心最重要。”
“開心?”
吳焰夸張地笑了一下。
“比賽當然是為了贏。王老師可是這方面的專家,你們隊,怕是一道題都答不出來吧?”
主持人趕緊出來打圓場,宣布游戲規則。
這是一個古玩知識問答環節,一共五道題,答對多者獲勝。
第一題很快出現在大屏幕上。
問題一:請問,這件“霽藍釉白龍紋梅瓶”上的龍,是幾爪?
屏幕上給出了梅瓶的圖片,但角度刁鉆。
龍爪的部分被光影和瓶身弧度遮擋,很難看清。
吳焰那邊的王老師幾乎沒怎么猶豫,立刻說:
“元代龍紋多為三爪、四爪,這件梅瓶器形飽滿,釉色純正,應是皇家之物,所以是四爪!”
吳焰得意地看了張小采一眼。
張小采也有些拿不準,她求助地看向陳尋和周若竹。
周若竹緊張地搖了搖頭。
陳尋卻淡淡開口:“是五爪。”
王老師眉頭一皺:
“小伙子,不懂不要亂說。元代官窯,極少出現五爪龍,那是明朝才開始大規模使用的定制。”
陳尋看都沒看他,只是對著主持人說:
“答案是五爪。”
主持人將信將疑,按下了確認鍵。
大屏幕上,圖片旋轉放大,龍爪的細節清晰呈現。
一、二、三、四、五……不多不少,正好五爪!
回答正確!恭喜張小采隊得一分!
全場嘩然!
吳焰的笑容僵在臉上。
王老師更是滿臉不可思議:
“這……這怎么可能?這是孤品!史料上都沒記載過!”
張小采驚喜地看著陳尋:
“你好厲害啊!”
第二題很快出現。
問題二:宋代五大名窯“汝、官、哥、定、鈞”中,哪一種瓷器的開片,被稱為“金絲鐵線”?
這題比上一題更專業。
王老師這次學乖了,沉吟片刻,才謹慎地說:
“是哥窯。哥窯瓷器釉面布滿龜裂的紋片,大紋片顏色深,像鐵線,小紋片顏色淺,像金絲。”
所有人都以為這題穩了。
吳焰也重新露出了勝利的微笑。
然而,陳尋又開口了。
“不對。”
“是官窯。”
王老師氣笑了:
“年輕人,你是不是想出風頭想瘋了?金絲鐵線是哥窯最典型的特征,這是常識!”
“常識也會騙人。”
陳尋語氣平靜。
“你們看到的所謂‘哥窯’,大部分都是后世仿品。真正的宋代官窯,在燒制過程中,由于胎土和釉料的收縮率不同,同樣會形成開片。”
“而出土的實物證明,那種大片如鐵、小片如金的特征,最早出現在官窯器物上。”
他的話,如同天方夜譚。
王老師嗤之以鼻:“一派胡!你有什么證據?”
陳尋沒有回答,只是看著主持人。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