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國公府。李青、藍玉相對而坐。如今的藍玉和當初判若兩人,這些年郁郁不得志,他精氣神已不再,人也上了歲數。五十七歲的人了,即將邁入花甲之年。“今兒你這個大忙人,怎么想起來我這兒了啊?”藍玉笑問,提起茶壺給他添了杯茶。李青輕扶茶杯,笑道:“這不是忙里偷閑嘛。”看著已顯露蒼老的藍玉,李青內心唏噓不已,開玩笑道:“不喝酒了啊?”“不了。”藍玉搖頭嘆息,“不服老不行啊,這身子骨是一天不如一天了,唉……真想再去漠北打一仗。”李青默然,朱允炆不用藍玉,朱棣也不會用藍玉。兩人都不想讓藍玉帶兵,一來是為了削弱他的影響力,二來是因為朱允熥。朱允熥的身份太過特殊,亦或說,太過尊貴,即便是朱棣,也對他防備有加。這種事兒,李青說不上話,即使說了,朱棣也不見得答應。藍玉抿了口茶,問道:“關外局勢如何?”“表面看尚且穩定。”李青皺眉道,“不過,具體如何還有待考證,待錦衣衛壯大些,我準備上奏皇上,讓錦衣衛去打探情況。”“嗯。”藍玉點點頭,不再多。兩人靜坐許久,沒了當初的熱絡,心里卻仍拿對方當朋友,只是由于局勢的動蕩,難以回到從前。最后,李青給藍玉號了脈,開了張丹方,讓他好好調養身體。藍玉接受了他的好意,起身送他出門。出了梁國公府,李青仰臉望天,愣怔良久,轉頭又去了曹國公府。李景隆也是一副郁郁寡歡模樣,無他,朱棣承他的情,卻不用他。一朝天子一朝臣,李景隆雖然幫了朱棣大忙,但他終究是建文舊臣,沒有燕王府的班底更讓朱棣放心。不止是李景隆,長興侯耿炳文,武定侯郭英也是如此。朱棣給了大量賞賜,卻一點權力也不下放,而且還暗戳戳削弱了他們。甚至,朱棣還有動他們的心思,但被李青、道衍合力勸住了。帝王無情,不外如是。李青之所以仍受重用,是因為他的功勞足夠大,但更重要的是他文武兩不沾,在軍中毫無影響力。兩人寒暄幾句,來到客堂分賓主坐下。李景隆笑道,“李兄好不容易來一趟,今兒咱兄弟可得好好喝一杯。”“那就恭敬不如從命了。”李青笑著點頭。酒菜上齊,兩人一杯一杯的端,侃大山、憶往昔……當初那個拿著描金小扇,偷逛青樓的紈绔小子,如今已是成熟內斂的中年。李景隆胸無大才,卻也算不上草包,倆人一直聊得來,直喝到日暮時分,李青才起身告辭。“李兄。”“嗯?”李青都出門口了,聽到李景隆叫他,回頭笑道,“怎么了?”李景隆緩步上前,輕聲道:“他與太祖如出一轍,是真正的帝王,可正因如此,你應當……算了,我也勸不住你;不過,兄弟不希望你出事,往后做事低調一些,一朝天子一朝臣,如你我這般,最是尷尬。”拍了拍李青肩膀,李景隆認真道,“凡事多為自己考慮考慮。”“嗯,為兄記下了。”……七日后,織造局正式開工。紡織工人按時報到,李青將這些人按擅長的工序分班,而后一步步跟進。桑蠶、織機、染料,都是從富紳那兒收購的現成貨,省了很大功夫,織造局跳出繁瑣的工序,直接從煮繭抽絲開始。這段時間,李青惡補了相當多的織綢知識,他雖不會織,卻很懂。試生產階段,只讓老手做,自己在一旁挑毛病、提意見,順便給不太熟悉的工人講解注意事項。忙活了半個多月,當李青看著蠶繭,一步步變成精美的絲綢,濃濃的滿足感、自豪感,油然而生。迄今為止,唯有華夏,唯有大明,方可織出如此華美之物。這花紋、這顏色、這手感……李青輕輕撫摸著,不禁感嘆:“這才是奢侈品,真正的奢侈品。”他有絕對自信,如此華物,一經銷往海外,絕對讓那些外國佬發狂。這樣的東西,海外諸國根本做不出來,價格幾何,大明說了算。此外還有瓷器、茶葉、香料……想到這些,李青心花朵朵,大把大把的銀子啊!一個月后,織造局進入正軌,但李青依舊很忙,忙著跟進度、把關質量,還有…帶太監。沒辦法,老四不放心文臣,讓太監管織造局,他也只能整日帶著群沒把兒的,手把手的教。好在這些人雖沒啥學問,但個個機靈,李青教起來也沒太費勁兒。三女陪他一起,住進了織造局,白天幫些忙,晚上也能幫些忙。有時在廂房里,有時在辦公房里,總的來說,日子很是滋潤,有忙有閑。跟了兩個多月,進入盛夏,見一切進正軌,李青這才撂下挑子,回去享受生活。六月份兒天,金陵燥熱難當,好在有冰塊兒,倒也不算難熬。……李青半靠在躺椅上,支上根魚竿,小桌上冰鎮西瓜、酸梅湯,渴了整一口,舒爽愜意。“先生,魚兒咬鉤了。”婉靈小聲提醒。李青從瞌睡中清醒,手腕一抖,一條肥美的魚兒被提了上來。取下魚兒放進竹簍,李青起身笑道,“一共三條,一條清蒸、一條紅燒、剩下一條燉個魚羹,午飯有著落了。”婉靈莞爾,“就吃魚呀?”“那丫頭你想吃啥?”李青笑問。“嗯……”婉靈想了想,“先生上次做的那什么皮蛋,還有嗎?”“有啊!”李青一手提著竹簍,一手牽著她往回走,“你不是說看著就沒胃口嘛。”“哎呀,看著不咋好看,吃起來還挺好吃嘞。”婉靈笑嘻嘻道。李青啞然失笑,“想吃的話,親先生一口。”“有人呢。”“那你想不想吃?”“木嘛~”一股風來,吹動她的青絲,輕揚起翠色褶裙,佳人不再青春,卻依舊傾城。午飯其樂融融,吃吃飯、聊聊天兒,李青的話變多了,甚至有些嘮叨,一口一個丫頭的叫著,三女歡喜。彈彈琴、下下棋,毒辣的日頭漸漸消退,李青領著她們出門逛逛街,買些衣服、首飾、胭脂水粉;三女在成衣鋪挑挑揀揀,給自家先生選衣服,溫馨且輕松。但總有些人,他看不慣李青享受,比如:朱老四。朱棣見李青整日吃喝玩樂,就氣不打一處來,朝廷的俸祿可是不間斷的發送,不干活哪行?于是,給他找個活干。——編書!御書房,李青聽完朱棣布置的任務,果斷搖頭:“皇上,臣沒文化!”“放屁,你小子就是懶。”朱棣果斷不信。“皇上你是知道的,臣沒有功名。”李青無奈道,“解縉、黃淮、金幼孜……他們哪個不比臣強啊?”他真不是偷懶,文采這塊兒他的確不在行,至于后世所學……都他娘的早忘了。即便有些理論還記得,但在這毫無基礎的時代,也難以派上用場。“皇上,讓我做事還行,讓我寫書……真是難為臣了。”寫書太痛苦了,他是真不想寫!朱棣見他實在抗拒,也沒強人所難,沒好氣道:“成吧,但你不能老閑著,朕開給你的俸祿,可是和國公一個級別,你整日不干活,良心不會痛嗎?你對得起你俸祿嗎?”巴拉巴拉……李青被他吵的腦仁疼,于是反過來給他安排了活:“皇上,關外局勢需要多多注意,如今錦衣衛已經壯大,不妨派錦衣衛去漠北打探軍情,為以后北伐做準備。”“嗯,有道理。”朱棣點頭,“要不你去?”“不合適,這不合適……”李青連連擺手,只好主動攬活,“臣想去龍江船廠看看,皇上欲創下豐功偉績,沒有錢可不成,你說是不是?”“嗯,也行。”朱棣點頭,“只要別整日在家閑著就成,你這個年紀,怎么閑得著呢?”“……”李青無奈道,“皇上,你是知道的,臣不比你年輕。”朱棣斜睨了他一眼,“但朕看你…身子骨好著呢,不亞于年輕小伙一十八,看著且活呢。”(看完記得收藏書簽方便下次閱讀!)_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