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iv id="cxiam"></div>

    <em id="cxiam"><ol id="cxiam"></ol></em>

    <em id="cxiam"><ol id="cxiam"></ol></em>
    1. <em id="cxiam"></em>

      落地小說網

      繁體版 簡體版
      落地小說網 > 李青朱元璋 > 第10章 吃完飯砸鍋

      第10章 吃完飯砸鍋

      “動手吧!”朱祁鎮說。李青一臉懵:“動什么手?”“楊士奇已經不上朝了。”朱祁鎮道,“我想我們應該采取下一步動作了。”“……”李青理解他,卻不會陪著他胡來,“急不得,這不是個急事,這么多年都等了,不差這一時半會兒。”“那要等到什么時候?”朱祁鎮皺眉,“早一日解決,于江山社稷,于平民百姓,都是莫大的好處啊,如今我們已經占了優勢……”“優勢在哪兒?”李青反問,“楊士奇不上朝就是優勢了?”朱祁鎮尬住,悻悻道:“這是好事不是嗎?”“是好事,但敵人可不只是楊士奇,而是文官集團。”李青搖頭道,“即便楊士奇不干了,也不是說就解決了問題;若不能從根本上改變制度,還會有許多楊士奇。”“可是……”朱祁鎮不服氣,卻又無法反駁,吭哧半晌,問:“那你說怎么辦?”“一步一步來,先等楊稷被押送京師。”李青認真說,“既得利益者已經太多,若手段激烈必定帶來強勢反彈,只能慢慢運作,無聲無息中悄然改變;就如…溫水煮青蛙……”聽了李青的理論,朱祁鎮緩緩冷靜下來,“先生說的是,是朕太急了。”見他如此,李青松了口氣,還好,小皇帝聽勸。這一點兒,比朱允炆強。他剛才還真擔心這小家伙兒被‘勝利"沖昏頭腦,做出魯莽之事。朱祁鎮年輕,稱得上年幼,這個年紀的人最喜歡用重典,這也是朝堂大忌。廟堂爭斗最忌大開大合,甚至陰謀算計都行不太通,能沖進廟堂的人,誰不是人中翹楚,沒誰是傻子。所以,廟堂大多用的都是陽謀,亦或說,合理運營才是王道!朱祁鎮嘆了口氣,臉上的志得意滿少了些,“那一切還按原計劃行事,先弄走楊士奇,再套路群臣,以達到出兵目的。”李青補充:“出兵是為了揚大明國威,不是為了朝廷下西洋,這一點要牢記,唯如此,才不會引起他們的抵觸心理。”“嗯,朕記下了。”朱祁鎮點點頭,又問:“除了這個,先生還以為哪方面需盡快撥亂反正?”李青想了想,“廢除推舉制,恢復銓選,官員任免、升遷之權必須要由皇帝決策。”頓了頓,“當然,考核,擬定名單的權力要下放給吏部,一來可以降低他們的排斥,二來,皇帝要是什么都一把抓,也抓不過來。”“人事任免權,乃重中之重,其意義不亞于軍權。”李青道,“你拿捏住了這個,以后施政事半功倍。”朱祁鎮怦然心動,“先生說的是,不過…這個怕是不輕松啊!”“確實不輕松,但…也沒想象的那么難。”李青笑道,“人都是自私的,吃完飯砸鍋,站起身掀桌子的不在少數,大多數人都是自己走了捷徑,卻想把捷徑堵死。”“當突破階級之后,人們往往選擇固化階級,而非拉下面人一把,他們會讓下面人更難突破,以此保持自己的超然性。”李青感慨。朱祁鎮怔怔的看著他,心說:你這是在說你自己嗎?李青自己靠著推舉入朝,結果一上來就要廢除保舉,可不就是吃完飯砸鍋嗎?不是,你什么眼神啊……李青不爽:“皇上以為然否?”“啊…對對對。”朱祁鎮忙收起眼神,訕訕道:“先生大才。”被李青這么一說,他也覺得這件事情的難度,比自己想象的要低些。朱祁鎮心情愉悅:“先生如此大才,一個七品的太常寺博士太屈才了,吏部侍郎這個位置,先生可有興趣?朕只調度你一人,想來他們不會不給面子。”“現階段我還不能冒頭兒。”李青婉拒,“再等等吧。”“那就改任兵部都給事中吧。”朱祁鎮笑道,“同樣是正七品,都給事中有進殿上朝的資格,先生也能時刻掌握朝堂局勢,先生以為如何?”李青想了想,點頭答應。又聊了會兒,優化了下細節,李青拿著任免書告辭離開。…兵部。闊別十余年,李青再次踏進衙門。楊士奇是兵部的尚書,但他的重心在內閣,平時都是于謙坐鎮,現在楊士奇告病休假,于謙成了絕對的話事人。李青進入大堂時,于謙正在擬定茶馬貿易的品類,見他進來,詫異道:“李博士,你怎么來了?”“現在是李都給事中了。”李青笑著晃了晃任免書。于謙心中一喜,笑道:“先坐吧,待會兒我帶你熟悉一下日常負責的事務。”他做過兵部都給事中,有經驗。李青不急,走到椅前坐下,饒有興趣的打量著于謙。楊士奇走人只是時間問題,他一走,于謙必定是兵部尚書。想想還挺好玩兒的,昔日于謙是兵部都給事中,他是兵部尚書,現在整個反過來了,仿佛是一個輪回。兩刻鐘后,于謙忙完手頭上的公務,笑著起身,“先熟悉一下衙門吧。”“于侍郎請。”“哎,請。”于謙點頭先行,不知為何,聽李青叫他于侍郎,他心里總覺著別扭。他總下意識地覺得,李青就是李青。…于謙帶李青溜達了一圈兒,又向李青介紹了兵部都給事中的工作內容,忙完這些,已是晌午了。“還沒吃飯吧?”于謙問。我一直跟你一起,你這不是廢話嗎……李青好笑點頭:“還沒有。”“那…一起吃吧?”“好啊!”太像了,連脾氣性格都一樣……于謙笑道:“那走吧,北方菜比不上南方菜精致,卻也別有一番風味。”“勞于侍郎破費了。”李青說,一副‘你請客"的樣子。于謙摸了摸鼻子,他原本就打算自己掏錢,但被李青這么一說,心里卻覺著怪怪的,正常情況下,哪有侍郎請都給事中的啊?但他偏偏又升不起半點郁悶,仿佛就該他請似的,“沒什么,應該的。”于謙也不知道哪里就應該了,完全就是下意識的這么說。兩人有說有笑地出了衙門,衙役都看呆了,他們還是第一次見不茍笑的于侍郎,這么…平易近人。京城大街。經過這么多年的經營建設,北平的繁華程度比以前提升了數倍不止,雖還趕不上蘇杭南,但也僅次于它們了。京城沒有小作坊,于謙挑了個中規中矩,又符合他消費水平的飯館兒。雅間兒。葷素八道菜,一壺酒,二人邊吃邊聊。不知不覺間,于謙把話題引向朝局。“現在的問題不僅是官紳為代表的文臣,軍隊的腐敗也是一大問題。”這話本不應該跟一個都給事中說,但于謙就是控制不住的想要傾訴,“尤其是邊軍,不僅貪腐成風,還私下和草原做走私買賣,搞得烏煙瘴氣。”李青沉吟道:“這事從什么時候開始的?”“先帝駕崩后就開始了,但真正貪腐成風,還是從楊士奇為首的文臣,主張向軍隊派鎮守大臣才開始的。”于謙嘆道:“本來派鎮守大臣是為了抑制軍隊貪腐,結果卻適得其反,唉……!”李青絲毫不感到意外,從他得知朝廷派文臣鎮守軍隊,就料定會有這種情況。無他,論撈錢,文臣可比武將專業,說是降維打擊也不為過。“于侍郎以為,最需要解決的是什么?”“吃空餉現象。”于謙說道:“其他暫且能容忍,但這個不行,說來可笑,現在大明有多少軍隊自己都知之不詳。”李青皺眉:“文官集團已經強大到這個地步了嗎?”于謙默然片刻,挽尊道:“也不是說文臣沒好人,還是有很多真心實意辦事的。”李青笑笑,不置可否。“京軍如何?”“京軍還好,沒有出現原則性的問題。”于謙道,“出問題的都是邊軍、衛所兵。”李青心道:看來開赴暹羅、緬甸的軍隊,只能用京軍了,邊疆、衛所都已被文官滲透,用他們八成贏不了,不是戰力問題,而是態度問題。墮落容易,歸正難,這五年的腐敗,用十年規整也不見得恢復如初。于謙見他雖眉頭緊蹙,卻沉著冷靜,不禁問:“李都給事中可有妙策?”(看完記得收藏書簽方便下次閱讀!)_l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2. <div id="cxiam"></div>

      <em id="cxiam"><ol id="cxiam"></ol></em>

      <em id="cxiam"><ol id="cxiam"></ol></em>
      1. <em id="cxiam"></em>

        最近日本韩国高清免费观看